「享往威尼斯 Take in the extraordinary world of the Venetian。」這是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的廣告,香港到處可見,把現代漢語雙重下流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
那個廣告的英文,中規中矩,意思是「盡享威尼斯人的奇妙世界」;但「享往威尼斯」五字,有心把「嚮往」寫作「享往」,卻是亂用諧音技巧。正式諧音,絕對不必寫別字。請看馮夢龍的《山歌》:「不寫情詞不寫詩,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顛倒看,橫也絲來豎也絲,這般心事有誰知?」中文不會把「絲」硬改為「思」,自然語帶雙關,意在言外。
今天,港共政府大力宣揚甚麼「築福香港」、「置安心」等下流文法,以別字當作雙關語。上有好者,下有甚焉,於是止咳藥把「刻不容緩」改為「咳不容緩」,燈會把「登𥧌造極」改為「燈烽造極」,賣粥者把「知足常樂」改為「知粥常樂」等,不一而足。這樣蓄意大寫別字,是第一重下流。
第二重下流,是以不懂中文為閑事。「享往威尼斯」廣告作者,一定以為「享」、「嚮」同音,殊不知「嚮往」等於「向往」。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說:「無由會晤,不任區區向往之至。」嚮、享音既不諧,何「語帶相關」之有?
當然,中文寫別字,讀錯音,新中國人絕對不會引以為恥。但假如他們廣告中的英文錯了,卻一定會慌忙改正,鄭重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