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電視,鋪天蓋地的飲食節目。有誰知道,電視飲食節目的創始者是誰,正是亞洲電視的前身——麗的映聲。一九六七年,麗的映聲中文台台長鍾啟文邀請李曾超群(李太),在節目《下午茶》中擔任烹飪節目主持人,在「公仔箱」教觀眾做西餅,開創本港的烹飪節目先河,此後接任的方任利莎(方太)以及後來於無綫主持烹飪節目的李曾鵬展(已故)都是她烹飪學校的導師和學生。
「我是做烹飪節目主持的第一人。那時電視的娛樂性節目好少,一推出便很受歡迎。」八十六歲的李太說。這天來到她家中,她化了個淡妝,黑色的印花衫襯着絲質褲子,一派雍容,一絲不茍。此番亞視淡出,夾雜一絲飲食文化的欷歔。
「記得超群開張後,鍾啟文有日來餅舖找我,問我有冇興趣入電視台教人烹飪,叫我去試鏡。試鏡時,我像平日上堂教學生般,表現得很自然,他們說我不怕鏡頭,這樣便開始了做烹飪節目。」當年麗的映聲是有線廣播,每月月費二十五元,仍是黑白電視年代。李太的伯樂鍾啟文,是電懋電影公司總經理,幾乎所有電影明星都是他栽培出來,如尤敏、葛蘭等人,後來被麗的挖角出任其中文台台長。「最初入電視台做,我奶奶不太喜歡,她覺得女人唔應該拋頭露面,尤其我們出身自大家庭。不過,我覺得沒所謂,目的都是教人煮餸。」李太的丈夫李明為美國哈佛大學水利工程博士,六十年代,婚後的女性外出工作並不普遍。由一九六七年始,她在節目《下午茶》中教授西餅,還兼任《今日菜譜》教授中菜,及後的《烹飪大全》,則和烹飪學校的學生一齊上鏡煮西餐。一年後,無綫才有第一個烹飪節目。
每日三餸一湯 一年教千道菜
她印象最深刻是《今日菜譜》,內容是三餸一湯,在十五分鐘內完成示範一個菜式,兼口述其餘兩個菜式及湯水。在短時間內,要讓觀眾清楚菜式煮法,看來並不簡單,問她是否要預備講稿,她微笑道,「我經常煮餸,所以滿腦子都是這些念頭,很多時是即興,隨時隨地可以做出來。」屈指一算,節目播放超過一年,至少設計過千款菜式,數量驚人。「雖然每次上鏡費用不多,但後來對建立超群的名氣是有幫助。」由她首創的栗子蛋糕、牛肉角及咖喱角等多款西式糕餅,甚至現時流行用蛋糕做成洋娃娃的裙子,當年亦曾在螢光幕前示範過。
旗袍示範 菜譜人生
當年烹飪節目講究得體,「那時做節目很講究,每次都穿長衫,胸口戴個心口針,執得好『四正』,好像去party般,煮餸上鏡我從來唔穿圍裙,要夠企理,唔會整污糟件衫,只有做餅時怕麵粉多才穿。」近年的飲食節目她已甚少觀看,「現在的烹飪節目太簡單,教的都是濕濕碎碎,求其拿起甚麼便煮,沒有提到烹飪原理,不是真正教到人。我們以前除了講烹飪外,還講到人生哲學,像烹飪對家庭的重要。」裏面的內涵、外面的端莊,都變成封塵的歷史。
上世紀烹飪主持
1967年 開創先河
麗的映聲在一九六七年播放的婦女節目《下午茶》,主持人為李曾超群。到一年後,無綫才有首個電視烹飪節目《珍饈百味》,主持人為譚國梅,每集半小時介紹兩道菜式,在鏡頭前示範菜式烹調技巧,藝人黃淑儀亦曾拜師學藝。
70's~90's 平實為主
當時的烹飪節目,毫不花巧,但很實用,亞視的方任利莎及無綫的李曾鵬展為代表人物。方太在麗的年代加入,在亞視縱橫三十年,離開亞視時,是全台薪酬之冠;而無綫《婦女新姿》及《都市閒情》的烹飪環節「今晚食乜餸」中 ,李曾鵬展每次都鑑於「時間關係」,拿出一碟預先做好的精緻小菜,成為大家的集體回憶;至於後來的黃麗梅、瑪利亞、李錦聯,已難再造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