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水湧港 紓緩銀行資金成本壓力渣打恒生減人幣存息

北水湧港 紓緩銀行資金成本壓力
渣打恒生減人幣存息

【本報訊】受惠北水湧港買股,本地人幣資金池擴大,紓緩銀行界資金成本壓力,3間本地銀行昨減人幣定存息率,當中恒生(011)由4.1厘減至3.8厘,渣打銀行(香港)則由4.2厘減至4厘。銀行界認為平均息率會否跌破4厘,須視乎內地今季會否減息,及北水會否持續「灌溉」港股。
記者:周家誠

港股通使用額度較之前增多,內地股民持有人幣,經香港換滙行兌港元買港股,人幣遂「沉殿」至本港銀行體系,擴闊本地人民幣資金池。人幣供應增加,減低銀行資金成本壓力,毋須再高息「搶錢」。

恒生3個月及6個月期定存年息,劃一減至3.8厘,起存門檻100萬元人民幣。 資料圖片

離岸人幣拆息仍高企

繼本月初4間銀行減人幣存息後,昨日恒生3個月及6個月期定存年息,劃一減至3.8厘,起存門檻達100萬元(人民幣.下同),渣打則將6個月期存息減0.2厘至4厘,起存門檻為10萬元,建行亞洲則減0.1厘至0.15厘不等,12個月期年息為4.4厘,以相同年期計,仍屬全城最高,起存門檻同為10萬元。
雖然銀行紛紛減息,但離岸人幣拆息仍然維持高企,財資市場公會網頁顯示,除隔夜息低於4厘,其餘年期均在4厘以上,反映資金面仍然緊張。
富邦銀行(香港)資產負債管理及交易部主管張宇翹相信,人幣資金池料因港股通而擴大,惟他認為人幣資金成本稍降,主要是因為企業因應本港借貸成本高,轉到內地借貸,使本港人幣需求減弱,促使人幣資金成本下降,估計今季息率趨向與內地一致水平。
創興銀行(1111)財務及資本管理處財務總監陳凱傑則認為,港股通未必對本港資金池有大幫助,因大部份銀行將換滙所得之人幣長倉,與清算行中銀香港(2388)作兌換,從而離開本港資金池,「銀行甚少將該批資金做同業存款,免受過多外滙風險」。他認為,現時資金流湍速度較以往快,難估計人幣存息走勢,須視乎個別銀行情況。

港股掛鈎存款受捧

中銀香港全球市場副總經理梁偉基表示,相信本地銀行增加人幣存款量策略不會變,長遠人幣息率則視乎內地息口,及本地股市成交量。
因應港股牛氣,中銀香港股票掛鈎投資存款(ELI)交易額大增,梁偉基表示,牛市期間ELI投資額較4月初大增43%,人幣計價ELI則升53%,當中投資者掛中資銀行股、石油股及港交所(388)最多,只要股票達到觸發價,投資者將可收取約10厘至12厘年息,年期約3個月至6個月;若條件未觸發,投資者則需接股票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