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墟冚」這個非常老派的詞彙,用來形容上世紀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訪港最適合不過。「事頭婆」駕到,份外架勢堂,賽馬會更特別舉辦賽事慶祝。那隻金光閃閃的女皇盃,純銀鍍金,英國製造,隨女皇而來,40年來代代相傳。馬會資深員工何漢雄說,人生見過最大的場面,就是那一次了。
記者:朱雋穎
回歸前,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兩次偕皇夫菲臘親王訪港,兩次都有去馬場觀賽。1975年她首次駕到,馬會舉辦首屆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盃,快活谷馬場也聚滿4萬馬迷與粉絲。開跑前,女皇與皇夫踏上草地跑道,看看10隻參賽駿馬,回首與子民揮揮手。她頒授那隻親自帶來的獎盃時,更戴着純白手襪,何其珍重。
馬會員工憶述緊張心情
1986年,英女皇與皇夫重臨香江,也到沙田馬場主持女皇盃頒獎。何漢雄現為馬會助理設施經理,當時有份籌備,笑言為迎接女皇,賽前忙足兩個月,「好大陣仗!」先是在馬場豎起40呎高的旗杆,以懸掛皇家旗。未雨綢繆又訂製上百把當時罕見的透明雨傘,以免一般雨傘遮蔽女皇容貌,約60元一把,幸當天未用上。
比賽當天,負責擺放獎盃的何,更近距離一睹英女皇風采,「咁大個都未見過女皇,好貴氣、有皇氣!對一般職員都會笑,好親民!」他記得當時自己相當緊張。他說,除了年初三,從未見過看台那樣「墟冚」,「郁都郁唔到,一寸位都冇」。當日,沙田馬場有9萬人入場,情緒高漲,熱情揮手。
英女皇當時停留過的701號廂房,後來命名為「女皇廂房」,只有港督、特首及12大董可使用,房內掛着兩幅女皇兩次訪港盛況的大油畫、女皇及皇夫親筆簽名大相、女皇馬匹騎師綵衣樣式圖以及白金漢宮回信。不過,回歸後,701廂房除去女皇之名,後來更改建成董事大房,油畫轉放在馬會博物館,其餘3件珍品存倉,從未在公眾曝光,無計劃公開展覽,只趁今次藉傳媒平台展示。女皇盃在本月26日的愛彼女皇盃中,再在沙田馬場登場。
從未曝光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