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今日即使實行西方的議會民主,已經太遲,只會出現極端的民粹狂熱——譬如中央電視台的主持人在私下的飯局唱樣板戲嘲諷毛澤東,他會被紅色的廣場大媽團團包圍,伸手猛戳他的額角,一面咒罵着,擠上前去紛紛打他的臉,民粹的毛左活活在街頭打死。
那副動靜,就像掃貨的自由行如何搶購奶粉一樣。中國人即使在美加定居,擁有美加大學的學位,還擁有了西方的投票權,許多還是心繫他沒有得投票的祖國。
所以,想推行成功的民主,必須有西方的民主文化。首先是教育之普及。教育普及,不是看人口之中有幾多大學畢業生──漸漸,這個世界有太多野雞大學,有太多用錢買到的假學歷,有太多擁有一個英美金融管理學位文憑但仍然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專業人士」──這種人,在香港,你的四周已經有許多。這樣的城市,有許多高樓大廈,許多穿西裝的人,也有許多電腦和手提電話,但是沒有實行議會民主的能力。
泰國是議會民主國家,但是泰國人口的教育水準不足。總理他信和英祿,都是商人,這種人不是天生的獨裁者,只是狡獪的生意人,他們進入政界,是為了自己的家族致富。
他信用「蛇齋餅粽」的口腹好處,向北部的農民選民直接買票,譬如他答應米農:一旦當政,就補貼大米收購,讓農民得到更多錢。英祿答應,所有第一次買汽車的人可以得到退稅寬免,於是許多沒有車的選民投她一票,然後不顧自己有沒有經濟能力,用信用卡貸款買汽車,只為了得到幾萬元的免稅優惠。今日的曼谷成為塞車之都,因為汽車的數量暴增。許多車輛毫無必要,但是政府與汽車企業有官商勾結。他信和英祿當了總理,財富數位多了幾個零。
英國五月大選,由於二十年來新移民太多,這種人登記了做選民,伸手等領取福利。今年英國大選,工黨的議題通通是減稅、派錢、將大學學費由九千鎊減到六千,卻不大提錢從哪裏來。國內恐怖勢力擴散、國際的外交危機,一句不提,因為伊斯蘭人口已經五百萬,他們已經登記為選民,沒有一個黨敢提出英國傳統文化遭到侵略的危機,因為選民之中有許多缺乏獨立思考力和充滿偏見的左膠。
英國歷史學家費格森的新著「大崩潰」(The Great Degeneration: How Institutions Decay and Economies Die),批判左膠當道、人權組織氾濫、「投訴」橫行、蓄養懶骨頭和助長恐怖主義。
連英國都在墮落,何況民智普遍低落的其他民族。還是李光耀在六十年代認識通透:南洋的華人,是苦力和黃包車夫的後裔,這種人頭腦簡單,對共產思想天生沒有免疫力,不能讓他們「從摸索中學習」,摸索着摸索着,新加坡就會變成赤柬的金邊。不能讓他們擁有投票權。向他們解釋也浪費時間,總之是No。
世界上許多事,有太多人永遠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