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水貨活動仍活躍 水腳費減

各區水貨活動仍活躍 水腳費減

【本報訊】深圳居民來港一周一行新政策昨首日實施,幾個新界水貨集散據點的水貨客未見收斂,有水貨店直言仍持一簽多行證件的內地人未來數月會更積極帶貨,人手不成問題,又估計中港水客比例在3個月後會由7比3調整至一半半。水客運作雖暫未受影響,但租金降溫就初見成效,有上水舖位業主已立刻減價27%放租。
記者昨下午到上水水貨店林立的巷仔街視察,大批操內地口音的水貨客繼續買貨分貨活動,未見受到一周一行政策生效而有所減少。有水貨店負責人指,昨日交投依舊活躍,「一簽多行未夠期嘅內地人,會更搏命做埋最後呢段時間」。故水腳費沒有調高,相反部份帶貨更調低「水腳」,例如昨上午帶兩罐奶粉可賺45元水腳,下午已調低至40元,「其實係睇內地接手人出價而定」。他稱,現時內地與港人水客的比例是7比3,預計影響2至3個月後才浮現,料屆時中港水客比例會調整至一半半。

上水業主減價放租

元朗區的水貨客亦如常走貨,福康街來往落馬洲的小巴站,整個下午乘客大排長龍,當中夾雜購物自用的居民和大包小包的疑似水貨客。記者在小巴站附近的大街小巷,發現仍有不少水貨客在後巷分貨包裝,有水貨客亦公然在藥房旁落單取貨,再乘小巴到落馬洲口岸闖關。在元朗大馬路開設金舖的楊先生,指自從元朗反水貨行動後,營業額大跌一半,現時租約仍有數年,如生意繼續下跌,擔心難支撐下去。
上水水貨監察組召集人林卓廷昨日就在上水繼續發現有人以無嬰兒的嬰兒車載運水貨,他擔心有內地人利用探親或其他簽證迴避一周一行規定,無限次出入香港運水貨,促內地當局嚴格把關。他認為水貨店的經營情況將是一周一行的成效指標,促政府在年底檢討成效。
除了打擊水貨,零售業亦期望政策可為租金降溫。有地產界人士透露,有上水藥房的舖位業主欲由月租9萬狂加至20萬,藥房因生意滑落決定不續租;業主遂以22萬放租,但受反水貨及收緊自由行影響,業主日前叫價已降至16萬元。
另外,入境處昨日就繼續在上水採取打擊水客的「風沙行動」,共拘捕了12名涉帶水貨而違反逗留條件的內地旅客,撿獲懷疑水貨包括奶粉、食品、護膚品、日用品及電子產品等。
■記者韓耀庭、林社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