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商戶銷售額未必大跌

學者:商戶銷售額未必大跌

【本報訊】一周一行正式實施,專做水貨生意的藥房及零售商戶隨即叫苦,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估計,至少三成水貨店會結業,連累多達3,000人失業。本報按政府數據推算,一簽多行旅客每年在港總消費額約94億元。不過經濟學者認為,零售業經多年高速發展,有泡沫迹象,調整將令市場恢復正常,而且水貨客隨時由港人填補,商戶銷售額未必會大跌,認為措施對本港經濟影響輕微。
特首梁振英昨指一周一行成效要等一段時間後才可顯現。不過林健鋒已率先預告,估計約三成涉水貨活動的商店結業,會在短期內削減2,000至3,000個職位,又預料會吸引更多港人成為水貨客,批評措施治標不治本。
本報翻查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年公佈的《香港承受及接待旅客能力評估報告》,即日來回的一簽多行旅客在各類旅客群組中屬消費額較低一群,人均消費2,057元,較內地整體不過夜旅客2,489元低17%。以去年459萬一簽多行旅客人次推算,該類旅客總消費約94.4億元。據旅發局年報,2013年本港錄得與入境旅遊相關總消費達3,320.5億元。

可令零售業恢復正常

中大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指,94億多元消費,相對本港零售業銷售總額並非大數目,香港是金融城市,經濟也非單靠旅遊業托起,估計一周一行對港經濟影響輕微。他說,水貨活動帶動經濟並不健康,過去幾年零售業急速膨脹,收緊簽證後,可令市場慢慢調整恢復正常,「之前零售商戶以貴租搶舖,租金開始有回落迹象,業界未必需要太悲觀」。
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琼指外行人不及內行掌握市場脈搏,業界看淡市道非過度悲觀,去年部份商戶銷售未見增長,一周一行再令旅客少一成,商戶已放慢開新店速度,甚至調整人手。但她指現無法評估新措施對零售業具體影響,水貨活動或由港人接力,加上業界未掌握受影響旅客以往的消費,「嚟少一次,以後又可能買番多啲」,需在1至2個月後才能掌握相關資料。
■記者鄭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