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不濟】
中國海關昨日公佈3月外貿數據,以美元計價的出口按年跌15%,為13個月最大跌幅,遠遜市場原本預期增長12%;3月進口數據亦按年急跌12.7%,3月貿易順差只有31億美元,較市場預計的453億美元大為萎縮。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內外交困,有經濟師指,內地將於周三公佈今年首季經濟表現,相信能達到原定7%增速目標的機會渺茫。
海關發言人黃頌平昨日指出,3月出口數據急跌,主要是受春節假期、國際市場需求不振等因素影響;而進口下挫,則受商品進口價格低迷、內地經濟下行等因素拖累。他表示,中國外貿進出口面臨的形勢還將還是嚴峻複雜,要實現今年6%的外貿目標,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今年會推出一系列政策出台,如通關一體化等,以穩外貿。
內需失色 進口急跌
總計第一季度,內地外貿出口3.1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4.9%,進口2.39萬億元,下降17.3%。其中,對日本出口和進口分別跌11.5%和10.5%,對歐盟出口和進口分別升2.8%和跌9.1%,對美國出口和進口則升11.5和跌12.7%。
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數據顯示春節後外貿狀況仍不樂觀,或對增長帶來額外下行壓力,政策寬鬆刻不容緩。招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指出,3月進出口數據大幅低過預期,顯示中國經濟需求不足問題沒有改善,外需亦持續低迷,經濟並沒有出現企穩迹象,在貿易順差大減情況下,預計人民幣短期或出現小幅貶值。
中信銀行首席經濟師廖群指,中國出口數據由2月急升48.3%,在3月轉為跌15%,出乎市場預料,主要是受累人民幣兌歐元和日圓的升值,未能受惠外圍經濟復蘇。進口急跌,亦反映內需差過預期,他預料今年內地首季經濟增長可能只有6%。中央有可能在短期內推出降準等寬鬆政策,加大刺激力度,以保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