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今年僅增7.1% 後年保七有難度世銀唱淡中國經濟

料今年僅增7.1% 後年保七有難度
世銀唱淡中國經濟

【本報綜合報道】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令區內經濟窒步!世界銀行昨日下調東亞地區經濟增長,指雖然油價下跌及美元強勁,支持區內部份國家的經濟,但中國增長放緩抵銷利好因素,估計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分別僅7.1%及7%,2017年更將跌至6.9%。

世銀指出,中國的政策持續限制地方政策債務、限制影子銀行、減少多餘的產能、限制能源需求及控污染等,令投資及製造業增長減少。該行指,中國致力解決金融問題,實現可持續增長,料當地經濟增速將進一步放緩。該行預料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為7.1%,較去年10月預期的7.2%為低,亦較2014年的7.4%增長為少。
不過,世銀預料,若經濟增長放緩至遠低於中國政府目標的7%,政府將推刺激經濟措施,有望緩和短期增長面對的打擊;中國將於周三公佈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

料拖累東亞地區增長

受中國拖累,世銀將東亞地區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測,由去年10月估計的6.9%及6.8%,分別下調至6.7%。事實上,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亦指,中國為區內主要需求國家,當地經濟增長放緩是拖累東亞地區增長的主要原因。早前亦有數據顯示,中國拖累全球新興市場增長下跌至金融海嘯以來最差。
撇除中國以外的東亞地區增長則連年上升,區內經濟去年增長4.6%,今年料加快至5.1%,明年更料達5.4%。世銀指,能源價格下跌刺激東亞地區的發展中國家,讓區內各國政府有推行財政改革的空間,增加國家收入,重新制訂基建及其他生產用途的開支;不過,該行又指,油價下跌對不同國家的影響亦有所不同。
另方面,世銀警告,東亞地區的經濟增長可能受區外危機威脅,如歐元區及日本的經濟放緩,削弱環球貿易,打擊東亞地區的出口表現。該行指,美國息率上升,加上貨幣政策分歧令美元升值,可能令借貸成本上漲,增加金融時場波動,令流入資金急促減少。
隨着西方國家經濟活動改善,東亞地區的出口需求將復蘇。世銀東亞地區副總裁Axel van Trotsenburg指,東亞地佔全球經濟增長的三份之一,為其他發展中地區合計的兩倍。
該行亦同時調低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柬埔寨及蒙古今年的經濟預測,其中印尼調低0.4個百份點至5.2%,馬來西亞則下調0.2個百份點,至4.7%;南韓及新加坡則維持增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