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影話:《半世紀的諾言》只要你下淚 不要你思考 - 仰止

蘋影話:《半世紀的諾言》
只要你下淚 不要你思考 - 仰止

家庭佔了這部《半世紀的諾言》整個畫面,大得將所有其他東西都遮蓋着,令觀眾完全看不到。電影最令我感動的是80年代憑電視節目,韓國人民找尋失散了的家人的場面。德秀努力去找尋父親,其實一定找不到,因為他已經代替了父親的角色,令他的父親沒有再出現的意義。但卻找到了失去的胞妹,來完成他生命最痛苦,最自責的失落的一塊,得以令這幅半世紀的諾言拼圖,連最後一塊都補上了。
影片告訴我們,一個家庭的命運,一個家庭的歷史不止代表了韓國,還代表了歷個國家的歷史。
影片抹去了甚麼?便是這半世紀以來國內由獨裁政體,經人民努力而進入民主政體的悲慘歷史。實際上南韓的經濟起飛,以至能建設像本片表現出來的美好祖國,國內人民的努力也很重要。在民主政體成立後,南韓的經濟才算有成長。在自由的思想下,我們才可以看到各式各樣,比保守的日本更多樣化的韓劇,幾乎掩蓋了整個東南亞的戲劇市場。我們看到如《野王》對即使是民主選舉的政府的大膽批判,看到資本家代替了國王或者政府的顯要地位,而發生的灰姑娘故事原型,全部都是自由民主的成果。我時常認為一個地方的流行文化是否發達,代表了這個地方的開放程度。我們看到國內的歌星仍然是以巨肺為主的歌唱方式,仍然是以古老的配器方式為主,甚至掩蓋了港台兩地比較現代化的流行曲,實際證明了我們中國堅強無比的、頑固絕頂的文化,變成了我們整個文化的中心,而港台文化被邊緣化的結果。
《半世紀的諾言》當然反映了一代的韓國歷史,但它是我最近學到的所謂「半條腿跑馬拉松」,這本來是用來形容日本在性別歧視下,沒有充份發揮女性的貢獻,以至經濟總是無法好轉的說法。我覺得用來形容這部韓國史詩式電影也很合適。
歷史的複雜因緣,不是一部電影能夠承載的,《半世紀的諾言》能夠把國內的一切政治和生活抹得這麼徹底,也算是描述歷史的方法上的一個奇蹟。我不是說凡談到歷史的電影一定要周全,我只是想說這部電影只是韓國的半邊歷史,或者是德秀這個人的冒險的歷史,而不是真正南韓成長有今天成就的主要原因。因為人類是用兩條腿走路的。
撰文: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