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大學首任華人校長黃麗松上周三在英國逝世,享年94歲。港大校長馬斐森讚揚黃對香港學術、社會及政治領域作了重大貢獻。校方悼念黃麗松的活動詳情稍後公佈。
馬斐森昨晚10時40分向全校師生及校友發電郵宣佈黃的死訊。他在電郵指出,黃於本月8日在英國安詳離世,「大學和公眾將會非常懷念他,我們對他的家人致最深切的慰問。」
黃麗松在港大化學系就讀時適逢抗日戰爭,其後考獲獎學金負笈英國牛津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他在美國從事研究後,輾轉到新加坡南洋大學擔任校長,接着於1972至1986年在港大擔任第10任校長。
李柱銘讚處事公道
英女皇1975年訪港大時曾遭學生反對,黃受港督所託與學生達成協議,學生會可不派代表出席歡迎儀式,但不會公開示威。黃1985年擔任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及諮詢委員會副主任,1994年退休。
黃麗松太太李威晚年患老人癡呆,1999年在港大走失,數月後遺體被發現,疑失足墮山致死。他為太太設基金,並推出回憶錄《風雨絃歌》把收益撥作基金之用時,曾在港大博物館以小提琴演奏《人在旅途灑淚時》。
黃麗松晚年定居英國伯明翰。港大上任校長徐立之去年曾在訪問中憶述,卸任前曾到英國探黃。黃當時透露,因答應了李威退休後要回伯明翰,才到此定居,還留了一間房給她。馬斐森上任校長前也專程拜訪黃。民主黨李柱銘讚黃是公道的人,指黃擔任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中央與香港特別行政區關係小組專題小組」港方召集人時願廣聽意見。
■記者白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