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行料實施 水客最後衝刺水貨集團招攬港人「入行」

一周一行料實施 水客最後衝刺
水貨集團招攬港人「入行」

【本報訊】中央把一簽一行改為一周一行的死線逼近,料最快今天公佈。《蘋果》記者昨直擊上水水貨店及深圳口岸兩大水貨交易熱點,見證港深兩地水貨「業界」最後衝刺。另有接貨者急忙囤積奶粉,同時大舉招攬持香港身份證,或來港讀書的內地生「入行」當水貨客。
記者:黃兆康 林杜炳 白琳

【水客熱門地點情況】
有旅客攜帶大量紙尿片排隊準備乘小巴到福田口岸。夏家朗攝

廣東省公安廳出入境服務網昨繼續暫停接受深圳戶籍居民一簽多行簽注的申請,據了解,中央在日內會公佈調整深圳戶籍居民一簽多行政策,改為一周一行。至於深圳籍的商務旅客及接送跨境學童來港上學的雙非家長會否受新措施影響?消息指商務旅客簽注及探親簽注同屬一簽多行類別,但由於新措施主要打擊以個人遊簽注來港的水貨客,預計商務旅客及雙非家長可繼續一簽多行。

旺 角

沙 田

盡量帶利潤較高貨物

羅湖口岸中午近40名買家火車站通道等待,每逢見有揹背包或持膠袋的疑似水貨客,就一擁而上問:「奶粉賣不賣?」其中一葉姓買家表示,以往不少深圳水貨客已遭「卡證」,不能再來港,相信一周一行對生意影響不大。但另有水貨買家擔心以後沒貨接,一老婦稱現時競爭激烈,擔心日後更難取貨,「一個星期嚟一次就死啦,我哋唔使食」。每天都來港的深圳水貨客更笑稱,若簽證到期,「能衝就衝,衝不了就回來」。
深圳福田口岸昨早水貨交易氣氛不算熾熱,但仍有10多名水貨買家接貨。一對深圳戶籍男女急忙放售尿片、奶粉及牙膏等,女子對記者表示打算昨天多走幾趟,一周一行落實後只好盡量帶利潤較可觀的水貨。該處收水貨的男子則估計以後不會缺貨,因很多水貨客本身是香港長者或居深港人。
網上昨湧現招攬水貨客廣告,有買家着手囤積奶粉,聲言「誰要帶奶粉,快來報名」、「奶粉先下手為強」,亦有買家稱會找有香港身份證,或到港讀書的內地生代為帶貨。facebook也有人明言招募「大量水貨客」,「成年即可」、「日薪平均600(元),日日都有工作」,一天內就有20多人留下聯絡電話,大部份是年輕人。

水貨店老闆稱難逃結業

記者昨日到上水石湖墟購物區及水客集散地,雖再沒有農曆新年前水貨客墟冚場面,但大街小巷仍不難找到疑似水貨客包裝貨品準備過關。數名警員在巷仔街水貨店巡邏,提醒別阻塞通道。
有水貨店老闆聲稱聽聞內地關員抽查時較以往「鬆手」,游說水貨客多帶貨。有不願上鏡的水貨店負責人指連串反水貨客示威嚴重打擊營業額,估計3個月後營業額進一步大跌八成,在昂貴租金下,長遠難達收支平衡,難逃「等死」結業;不過記者現場所見,有水貨店仍在補充大批貨源。有上水執紙皮的婆婆說,警方最近驅趕水貨客,令她從其手上執到的紙皮減少。
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方剛昨在港台《城市論壇》,與北區水貨客關注組發言人梁金成舌戰,方剛批評反水客示威有損香港好客之都美譽,斥一小撮反水貨客示威者為無膽匪類,因問題根源應是政府自2003年自由行推出以來配套措施欠奉,「點解唔針對政府呢?點解唔包圍立法會呢?」梁金成反指「旅遊業界自己整壞商譽」,「劏客團」及「一蚊團」等旅行團對香港聲譽影響更大,「如果係冇膽,又點會出嚟抗議?」方剛建議政府應改善各區交通配套,寄望10月購物城落實可疏導來港買日用品的人潮,長遠建議發展大嶼山及離島。梁金成則指復活節期間離島逼爆,可見承受能力有限,「到時可能到長洲同坪洲居民出嚟講光復」。

深圳福田口岸昨早仍有10多名水貨買家接貨。《蘋果》記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