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靚籽】美妝迷思 礦物油阻塞毛孔?

【扮靚籽】美妝迷思 礦物油阻塞毛孔?

【扮靚籽:美妝解密】

坊間很多美容產品標榜「無礦物油」,表示對皮膚較好,更指礦物油是石油製品,容易堵塞毛孔,甚至增加吸收紫外線,造成黑斑。但原來唇蜜、卸妝油、BB霜都會使用此成份,女士們的肌膚豈非岌岌可危?今日我們請來化學專家、皮膚專科醫生和國際美妝品牌現身說法,探討礦物油是否真的如此十惡不赦!

梁國斌

礦物油是美妝品的常見成份,坊間傳言,礦物油成份容易堵塞毛孔、增加黑斑,實情是否如此?

‧香港化妝品技術資源中心經理
‧英國皇家化學協會會員

Q: 甚麼是礦物油?

A:
礦物油是石油的產品,石油在石頭「爆」出來時,是一種成份複雜的混合物,部份物質有毒,所以石油公司一定要透過蒸餾過程(crude oil refinery),分開原油的不同成份。在分類過程中,有毒物質會被抽走,所以有人說石油製品,包括凡士林、礦物油等是安全的。當然,不排除工廠的技術掌握不好,人為錯誤、管理不善或意外,沒有將有毒物質抽走,以至未符合安全標準。

礦物油以石油提煉而成,過程中會抽走有害物質,但如果程序出錯,有機會殘留重金屬、苯等有害物質。

Q: 礦物油對人體有害嗎?

A:
科研結果主要是針對殘留有害成份的礦物油,並不是直接指向礦物油。如果蒸餾過程做得不好,會殘留有害物質,例如重金屬、有機致癌物苯等。以這類原料製作而成的產品,當然有害。如果消費者對分類過程有懷疑,或不能接受石油製品,我不反對他們避免使用含礦物油成份的產品。

苯的分子結構像龜殼紋,是一種有機致癌物,已被證實對人體有害。

Q: 若不使用礦物油,還可用哪些原料?價格有何分別?

A:
可以考慮動物油或植物油,但成本較高,作用也不完全合適。例如唇彩是最常添加礦物油成份的產品之一,因為礦物油的反光度很高,比天然油份更易呈現光澤感。另外,礦物油的黏度也很高,添加在粉末類別的化妝品中,可以黏着粉末,防止粉末飄揚。

礦物油常用來製造唇蜜,其獨有的光澤感,難以被天然動植物油取代。

邱品齊

‧台灣皮膚科醫師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成員
‧中國附醫國際美容醫學中心主任

Q: 皮膚塗上礦物油後,感覺黏悶不透氣的,是不是堵塞毛孔?

A:
黏悶不能說堵塞,程度及結果不同。如果黏悶就會堵塞毛孔,那幾乎所有油脂都會導致這問題。堵塞毛孔,一般是指致粉刺性。老實說,連凡士林都不至於做成毛孔堵塞。若使用後長粉刺,要看看是否自己的皮膚、體質問題,還是真的跟產品有關。

邱品齊澄清,礦物油成份不易堵塞毛孔。台灣《蘋果日報》圖片

Q:若屬乾性敏感肌,是否應避免使用含礦物油成份的產品?

A:
沒有這麼嚴重,若皮膚不是太乾的話,當然不需要使用這些含油性成份的護膚品;若皮膚真的因為十分乾燥而需要使用,可先作局部試用,確定沒問題後才用就沒有問題。

如擔心含礦物油的美妝品致敏,可先在局部皮膚試用,確定沒問題後可放心使用。

Q:礦物油會激活黑色素嗎?

A:
不會。要激活黑色素,並不是這麼簡單!化妝品用的礦物油,是單純的碳氫化合物,不會吸光,所以不需擔心。

化妝品大多以油脂製成,卸妝油添加礦物油,有助同類相溶,卸除妝容。

產品研發團有Say

以下兩大品牌的產品研發部,都堅稱不會在產品中添加礦物油,點解呢?

Melvita:礦物油對美肌沒有幫助

「礦物油與皮膚沒有化學反應,但它只能在皮膚表面形成薄膜,令用家覺得滋潤,但實際上沒有真正作用。很多公司在產品中加入礦物油,是因為成本問題。以天然植物油取代礦物油成份,成本最多可增加十倍。Melvita取得法國的有機認證(Ecocert),禁止在任何護膚品中添加礦物油。我們會使用天然植物油,例如玫瑰果油、葵花籽油、摩洛哥堅果油等,達致抗老潤膚等功效。」

Melvita認為植物油比礦物油更能滋潤肌膚,故以玫瑰果等植物油取代。

Melvita黃金有機植物油玫瑰果油  50ml $320
含玫瑰果油,有助防止乾紋及脫皮,適合日曬後護理脆弱肌膚。

Origins:為環保出力

「礦物油的原料是石油,製造汽油過程中的副產品,屬不可再生資源,亦有機會造成環境污染,所以Origins不會使用礦物油。大自然中蘊含豐富可提煉植物油成份,同樣擁有相同保濕效果。Origins產品使用植物保濕成份,如葵花籽油(sunflower seed oil)、杏桃仁油(apricot kernel oil)、荷荷巴油(jojoba oil)、橄欖油(olive oil)等,代替礦物油做成的保濕效果。」

Origins能量逆轉智能 CC 霜SPF 20/PA++  40ml  $290
含有留蘭香葉油、澳洲堅果籽油等天然植物油,有效滋潤肌膚。

Origins認為礦物油來自石油化工業,提煉過程中有機會污染環境,影響生態,故不採用。

礦物油(Mineral Oil)知多啲

原料係乜?  石油

有乜用途?  黏性強,能在皮膚上製造薄膜,阻止水份流失。

邊度搵到?  很多產品也有,最常見的是BB油、潤膚乳液、粉底液、唇蜜和卸妝油等。

其他名堂?  白油(petrolatum)、液態石蠟(paraffinum liquidum、礦物油的標準名稱)、石蠟(paraffin)。

親戚成份?  用於美妝產品的石油家族還有半固態的petroleum jelly、固態的微晶蠟(cera microcristallina)及純地蠟(ceresin、ozokerite)。

有冇害先?  視乎原料生產商在製造過程中,有否殘留重金屬、有機致癌物等有害雜質。以現今化妝品生產技術,出現問題的機會不大。

阻塞毛孔?  坊間傳言而已,科學文獻很少談及礦物油有堵塞毛孔的問題。

導致色斑?  化妝品用的礦物油是單純的碳氫化合物,不會特別吸收更多紫外線而引起色斑問題。

記者:彭海燕
攝影:楊錦文
編輯:黃仲兒
美術:楊蕙蘭

免責聲明:本文所有測試及資料僅供參考。本報已盡力確保資料的準確性,但並無任何種類的明示或暗示,保證該等資料均為準確無誤。蘋果日報有限公司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