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南部小鎮,發現中國餐館,屠殺狗隻,還當眾說謊,將狗肉當做豬肉。警察上門之後,餐館的老闆再說謊,聲稱狗肉不賣的,留下自己吃。此事證實了中國人專吃狗肉的西洋傳說。
這種三流的撒野,就不止對狗殘酷,而且是將美國警方和公眾當白痴了。全球網絡發達,那麼僻遠的地方,還有「尋找他香的故事」──狗肉又名「香肉」,香港的愛國電視台,多年前為了宣傳炎黃子孫的刻苦耐勞,拍了一個「尋找他鄉的事故」──在美國尋找他人的香肉吃,不錯,中國文化,問問左膠,又應該「包容」;但是人家美國文化,鍾愛貓狗,到了人家的地方去殺狗,傷害了美國三億國民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感情。是中國人的感情價錢最貴,還是美帝的感情最大,當兩國的感情,為了幾條狗命,發生了你死我活的衝突,有幸領受過英國文化開化,也鍾愛狗的香港下一代,屁股應該挨近哪一方?
這個好笑的問題,讓香港特區未來的「國民教育」老師拿着到時的Model Answer來解答好了。
一件中國網民認定是小事,網絡快訊,跟那個在曼谷機場候機室晾曬赤色胸圍的女人,在日本搖撼櫻花樹的中國遊客一樣,很快全世界都知道,不但為中國人的形象增添各類的文化姿采,而且令受過愛護動物的英國文化荼毒、愛貓狗愛得要死的香港人,「人心」更難「回歸」。
中港「矛盾」,局勢已經夠緊張,不幸中之大幸,天佑中港,大陸的「旅客」至今來香港掃貨,最多砍伐幾株檀香木,尚未發現有「中國人」將香港人養的狗,偷了幾隻回賓館,一起合力宰殺,然後就地「香肉煲」,把導遊也叫過來蹲在一起吃了,否則可能暴動。
但是中港一體化,也出現由狗肉來黏合的跡象。香港一條後巷,被舉報有人大舉屠狗。親英愛狗的香港市民報警。警察來了,看見一地犬毛,幾根狗骨。這位警察大概在「黃絲帶」行動時受過氣,喝罵報警者:「這幾根骨頭是狗嗎?你有什麼資格判斷是狗骨頭,不是豬骨頭?」
看了這段新聞,我忽然想起一九六七年反英抗暴,愛國同胞也將警察叫做「黃皮狗」,將英國幫辦形容為「白皮豬」。在那個年代,如果你愛國,大是大非,至少憑膚色,還是懂得分辨的。不像今日,狗骨頭、豬骨頭,甚至人的骨頭,分不清楚。
想到這一點,我笑出聲來。旁邊的人以為我發神經。我說:儲備歷史知識的人有福了,因為比起沒有記憶的人,擁有更多的笑料。而笑,可以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