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推國教獨立成科 孫明揚:判斷有偏差

談推國教獨立成科 孫明揚:判斷有偏差

【本報訊】2012年的反國教運動引發逾12萬人包圍政總,令梁班子上場後管治即受重創。前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昨接受有線新聞專訪時坦言,當年決定將國民教育獨立成科是「判斷有偏差」,當時自己亦覺有問題,但不願說明當時哪位官員決定。學民思潮黃之鋒質疑,若連時任教育局局長都稱不想推,「邊個係幕後黑手?係咪中央政府或者親中人士干預?」。

不提誰人決定

孫明揚在訪問中直言:「國民教育呢樣嘢呢,可以有好多方式去落實,冇乜必要將佢獨立成科。」他續指,當時覺得有點問題、亦了解到其敏感性,故此事前向學校及相關人士摸底,將公眾疑慮降到最低。被追問既然對國教獨立成科有保留,為何仍讓政策出台?他說,局長不是一言堂,「有啲人認為局長可以自把自為,但係唔係咁簡單」,但他沒正面回應是誰作此決定,僅稱「(當時)政府內部嘅大約取態係咁」。孫也指任內推行新高中學制,令中國歷史不再被列為必修科,承認未考慮清楚此舉所造成的長遠影響,亦認同本港出現的港獨思潮與青年不認識中史有關。
前特首曾蔭權在2010年宣佈將教育及國民教育科獨立成科,2013/14年推行;至2012年暑假,社會開始掀起連串反國教抗爭浪潮,至9月底更曾出現12萬人包圍政總,終令政府宣佈擱置。

吳克儉拒評論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出席公開活動時回應指,他不在上屆班子,故此不評論孫明揚的言論,但強調學習德育及國民教育是「理所當然」,卻拒評論專科專教是否最佳方法。他又指中史是初中必修科,冀相關工作小組在檢討課程時,可考慮校本評核是否有需要,亦冀中史科在「古今並重」的層面多下工夫等。
2012年曾以絕食及於政總集會等方法反國教的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稱孫明揚作為前高官,退休後高調否定國教獨立成科政策,令人質疑香港教育政策不但由港府決定、而是被內地干預,指港人下一個要密切注意的是「普教中」政策。當年有份反國教絕食的韓連山則指,若孫當時未退休,「唔會好似吳克儉咁愚蠢、唔會同前線對着幹、更加唔會強推引起咁大迴響,要我走去絕食啦」。
■記者陳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