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智動物】四月維特的煩惱 - 柳俊江

【反智動物】四月維特的煩惱 - 柳俊江

這個星期有很多有關自殺的新聞。先旨聲明,多自殺新聞,不代表自殺個案真的多了很多,不代表整體自殺數字增加,更加不能因此說:「呢幾日係咪風水唔好/天氣唔好/香港運勢唔好,所以咁多人自殺。」實情,只是值得報道的自殺新聞比平日多,僅此而已。

星期日和太太抱着Bella在大尾篤散步,人來人往的巴士總站旁,圍起了封鎖線,我遠遠看到一輛黃色的食環署貨車,便叫柳太繞道而行。柳太問何解?我答,見到:「黑箱車。」最好不要給小朋友看到搬屍吧。天真的柳太當然不知道「黑箱車」其實是鮮黃色的,遠遠聽到一陣驚呼,仵工從私家車抬出女屍,後來看新聞是女死者在車內燒炭。同日,淺水灣奇案,十五歲「無名」混血少女跳樓亡,柳太藝術家情緒,頗受困擾。

生命重量的疑問

執筆之時,剛看到新聞行家轉載,有線新聞女主播燒炭亡。我不認識死者本人,但在花樣年華裏尋短見,令人扼腕。這是個沒有預告的離別,很多行家慨嘆生命無常。
做記者,見死人不少,幾次看到意外死亡的人,每次都從死狀感受到死神突然襲來的恐懼感。也見過幾次自殺的人,同樣是屍體,但感覺截然不同,不是那種恐懼,而是打從心底的疑問:是甚麼把他/她推到懸崖的盡頭?我訪問過曾經自殺的人,費盡力氣也問不出一個比生命更有重量的原因,反而經常問出一種無從捉摸的無力感,令人自覺生命輕於鴻毛,放棄並不可惜。

傳媒更應該自律

小時,喜歡《少年維特的煩惱》,喜歡讀那種不計後果,喜歡讀那種莫名的哀傷。不得不承認,當時欣賞維特無奈自殺那份淒美。有老師語重心長跟我解釋文學作品和人生的差別,大概怕我變成另一個少年維特。是的,自殺者不講邏輯,但有智慧良知的人應該講邏輯,避免悲劇發生。做傳媒,更加應該自律,因此我不得不再次批評《蘋果》的頭版選材。
十二年來每一個四月,大家都會談論中環那一宗自殺,重溫歌聲和影像,努力淡化血腥味道。直視真相,對習慣被娛樂的香港人大概太殘酷。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張國榮並非死於自殺>,很值得細讀。如果我們對自殺與抑鬱,有更實在的認識,也許生命沒有那麼無常,也許我們更能抓緊機會,及時擁抱。

Profile:

前新聞記者、主播,動物NGO工作者。現為自由傳媒人兼「另類生態學家」,透視傳媒生態、動物生態、社會生態。《反智動物》討論最高智商靈長類動物之種種反智行為。[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