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下,街坊正在晾曬的衣物,映照怒放紅花,相映成趣;木棉樹下擺檔,一把晴雨兩用傘,今次擋的是「花雨」……。剛過去的復活節,人人外遊賞櫻,但春暖花開,又豈止日韓專利?放慢腳步,走進尋常屋邨,一樣花蹤處處,還充滿親切港味,趣味盎然。
「呢朵係木棉花,係咪好靚?」初春時節,木棉盛開,有議員倡議為市區木棉樹「絕育」,引起議論紛紛,卻無損市民「賞住先」的雅興。走進老牌公屋愛民邨,大路兩旁種滿迎賓木棉,落紅遍地;婆婆牽着孫兒小手,邊解說邊賞花,一朵落花,成了孩子的天然玩具,也打開了兩婆孫的話匣子。
木棉花簕杜鵑盛放
木棉花屬木棉科,花冠五瓣,花形大且重,被花朵擲中,不可謂不痛。那邊廂有人駐足欣賞,大讚獨特花姿;這邊廂,在樹下擺檔的青年,卻要撐起雨傘,遮擋落花,以免「中頭獎」,成為有趣的另一道風景。落花成雨,可以「擔遮」、可以傷春,但對於熱戀男女來說,卻還可以是示愛工具。
在深水埗南昌公園行人徑旁,30棵黃花風鈴木盛放,壯觀的花海景致醉人,熱戀情侶在綠草地展開「尋花瓣」遊戲,鋪成花瓣陣。
離開公園,20分鐘腳程,來到元州邨那條30米的紫紅色花海長廊;4月,紫紅色的簕杜鵑開得燦爛,杜鵑有「花中西施」美譽,除了專程到來拍照的年輕人,還有街坊老夫妻,飲完茶來散步,享受最簡單的快樂。
屋邨之花,近在咫尺,位於將軍澳單車館公園的3棵櫻花,一樣迷人盛放。康文署就指出,3棵櫻花是籌建場館時,因應區議會在園內種植多元化樹木的建議,引入的新品種。那知無心插柳,竟然成為人氣景點,還引發了廣種櫻花的討論,成為貼近生活的城市話題。
攝影:易仰民 陳奕釗
撰文:呂麗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