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we are reading:神奇記憶法 - 姚崢嶸

What we are reading:
神奇記憶法 - 姚崢嶸

照片上,是一個男人,和「Baker」這個字。研究員向某甲展示相片,並說相中人名字是「Baker」;之後向某乙展示同一照片,說那人職業是「Baker」(麵包師)。你認為幾日後,甲還是乙有較大機會記得那個字?
人的記憶很奇妙:它不像記事簿,不順序、無目錄;既可非常深刻(第一次拖女朋友手時,你在那裏?),又十分水皮(我們都曾忘記拉褲鏈);記地方、空間特別出色,你仍記得中學時代的課室擺設佈局,但在課室裏學過的英文文法、數學公式、朝代興衰等,肯定早已回贈老師。
世界各地都有記憶大賽,參賽者能1分鐘內背熟一副「洗勻」啤牌的次序,30分鐘內記住三千個隨機排列數字,都是常人「死背」到筋疲力盡也做不到的神技。有位記者採訪大賽,被記憶大師一句「你都做得到」激起好奇心,特訓一年,竟贏了美國冠軍,並把經歷寫成《Moonwalking with Einstein》。
究竟記憶秘訣是甚麼?就是化抽象為形象。大部份人認為記名字困難,因為名字只是個抽象符號;但當你聽到某人是個麵包師,自然產生豐富想像,例如廚師制服、熱烘烘、出爐麵包的味道……日後對該記憶便可從多角度聯想起,角度越多,記起機會越高。假如你遇上「姚崢嶸」,應怎樣記下我的名字?試試想像「曾」近「榮」先生……他在輕力推一個嬰兒「搖」籃,裏面怪嬰正是姚崢嶸……曾先生一邊「搖」、一邊唱着催眠曲:「哥士的、哥士的……」這樣的情景,不易忘懷吧?專家指,人對荒謬、可笑或色情的畫面,印象特深,因此它們尤其適合加強記憶。
要記一大串資料又如何?二千多年前希臘人,已懂得在腦中建構三維空間的「宮殿」,用裏面的房間、走廊、擺設,存放已圖像化的記憶,需要回憶時,回想有關「地方」便可。舉例:你要往超級市場買芝士、廁紙、米和午餐肉,如何記下購物單?可以把你的家化成「記憶宮殿」,幻想放工回到住所樓下,平日熟悉的管理員放假,替工是頭上包着「廁紙」的陶傑;電梯門打開,湧出一大堆「米」,幾乎把你淹沒,幾經辛苦才掙扎脫險;回到家,發現雪櫃內有塊早已發霉的「芝士」,奇臭無比;幸好太太正在弄你最愛的香煎「午餐肉」作晚餐,你忍不住偷吃一塊,順便揑了她屁股一下。
記啤牌和數字當然較複雜,但原理也是一樣,重點一是擴充「記憶宮殿」,任何熟悉的場景例如舊居、學校、上班路途、常去的公園都可徵用;第二是創作一套圖像代表每隻啤牌和每個數字,甚至能代表兩三隻牌或幾個數字的圖畫動作組合。
作者特別指出,拿記憶冠軍沒甚大不了:只要用心,人人都可以是記憶神。

姚崢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