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家統計局公佈3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下跌4.6%,較上月下跌4.8%略有改善,但仍是自2012年3月以來連續第37個月錄得負增長;至於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則按年升1.4%,與上月持平,兩項數據均優於市場預期。
記者:胡仲邦
分析認為,雖然內地通縮壓力有望暫時舒緩,惟仍在低位徘徊,中國最快或會在月內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刺激經濟,對股市及債市利好。
上月CPI按年升1.4%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份PPI按年下跌4.6%,較上月份收窄0.2個百分點,而今年首季PPI同樣按年下跌4.6%。至於CPI則按年上升1.4%,當中食品價格升2.9%,而非食品價格則上漲0.9%,首季CPI升1.2%。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指出,PPI按年跌幅收窄,是自2014年7月首次,當中石油及天然氣開採、加工等行業的PPI跌幅放緩較為明顯。上月CPI按年增長與2月份相同,惟雜誌、機票及蛋價格上漲比較明顯,雜誌價格按年升幅更高達15.4%。
雖然PPI連續37個月錄得負增長,CPI則連續7個月處於低於2%的低水平,但兩項數據均優於市場預期,市場認為內地通縮壓力有望舒緩,但基本需求未見有顯著增長。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指出,PPI降幅收窄主要基於大宗商品價格企穩,惟按月比較價格仍有明顯的下行壓力,說明需求尚未企穩。
澳新銀行:今季或減息
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王洋則指出,內地CPI相對較低,對股市及債市是好消息,因貨幣政策放鬆的機會增加,不排除中國本月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並預期內地經濟至今年6、7月見底,下半年才會因貨幣政策放鬆後而出現反彈。
澳新銀行發報告指出,PPI持續下跌加上CPI維持弱勢,顯示內地未來仍需放寬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增長及降低廠商的財務開支。
雖然近期人民銀行向銀行體系注入資金,令7日貼現率由上月中約4.5厘,至本周跌穿3厘,惟該行認為,只有永久性的流動性注入政策,才可持續抗衡通縮風險。澳新銀行估計,人民銀行至今年第三季會將存款準備金率(RRR)降低1%,並會在第二季度降低存款息率0.25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