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垢無泥,裝在透明袋中,賣得貴,就是你對有機菜的印象?網店快樂家庭的蔬菜,今天在元朗收割,明天立即交到客人手上。人人說香港農業沒前路,他們就努力填補農夫和消費者之間的鴻溝,「其實仍有發展空間,還有很多新界有機農場,很多新界菜,等待送到香港人家中,不過橋樑不足,我們能做就做多點。」老闆阿凝說。
記者:程詩敏 梁海威
攝影:朱家駿 王俊龍
快樂家庭的誕生,全靠新界農夫們一句:「不如你幫我哋散貨」。自此,阿凝每星期背負數百斤有機菜的生命,逢星期一和二接過訂單,翌日農夫隨即收割,星期四送到顧客手上,確保蔬果新鮮。為了保障農夫的收入,菜價依農夫在農墟賣的價錢,網店只圖薄利;但靠賣菜根本不夠維持開支,所以也有引入其他國家的有機食材、家品、文具,多元化地銷售。
「曾有客人找蹅說:『你送貨員送來的草莓,跌過落地!』」誰知客戶服務員和送貨員都是她,「我當然知道這不是真的。」快樂家庭全職員工就只有兩個老闆,曬得黝黑的阿凝,兩年前每天窩在家,自由身寫網頁,賺得都比現在多。現時身兼網店的設計師、採購員、銷售員、速遞員,她很期待生意可以擴大:「其實有農夫想找我們幫手,希望可以賺到多點錢,全職請個人。」
記者試工一天,幫阿凝送菜,用手推車送,七單已經花了大半天,汗流浹背。銷售和客戶服務的工作不易做,做農夫反而還放鬆自在。記者不禁要問:「為甚麼不租車一次過送貨?」阿凝說:「曾經召車一次過送貨,計算後發覺成本更貴,所以新界西的訂單我自己送,其他由速遞辦妥,這樣客人會快點收到貨。」當蔬菜不只是批發市場的一個數字,而是農夫的信心品牌,有機菜這盤生意,才能一直經營下去,這是他們堅持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