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台島海底有料到古炮炸彈齊搵到

蒲台島海底有料到
古炮炸彈齊搵到

【本報訊】繼灣仔碼頭海底發現懷疑戰艦殘骸,香港水域再尋獲疑似古船遺物。香港水下考古總會於3月底於蒲台島南邊水底發現一尊古炮及兩個船錨,同日又於小西灣對開發現一枚疑似戰時炸彈。會方相信古炮及船錨屬日治時間沉沒帆船,計劃月底再出發,希望找到沉船殘骸。

香港水下考古總會於3月29日舉行的例行潛水活動中,在蒲台島南邊離岸約100米遠、水深11.1米位置,發現一尊長約6呎大炮橫亙海床。他們隨後再於距離約20米位置發現兩個海員俗稱的「海軍錨」,連接有成人大腿粗的鐵鏈,其一個錨頭明顯損毀。

他們同日在小西灣黑角頭對開再度潛水,於離岸20米水底,又發現一枚疑似戰時炸彈。發現的香港技術潛水總會主席李克強指,炸彈呈橢圓形,長約1米,表面有金屬反光,但未見尾翼或撞針,因怕發生爆炸不敢隨意觸碰,有待日後再作確認。

香港水下考古總會會長胡名川表示,「海軍錨」於1815年後始普及應用,加上粗壯的船錨鏈,應屬於長200呎以上的大船,通常用作運輸,為防海盜有一定武裝。他翻查本地沉船資料,相信物件屬1944年6月日軍因「疏散人口」而遺棄蒲台島的兩艘帆船之一,認為附近應有沉船殘骸,計劃月底再度出發探索。

本地歷史研究者鄭寶鴻表示,日治時期因糧食短缺,日軍曾以「疏散人口」為由逼民眾回鄉,又會用船送他們離香港範圍自生自滅,「好可能去到蒲台島都未定」,但因有太多例子,相信難以準確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