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監察】
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撰文,稱滬港通不是提供一個「發快財」的機會,再次以「大橋」比喻滬港通,為未來十年、二十年而建,呼籲投資者「不要急」及「不要慌」,「有價值的股票永遠可以找到,但急於求成往往會徒增風險」。
滬港通非「發快財」機會
面對市場聲音籲加大額度,李小加解釋,總額度及每日額度有別,港股通額度(截至4月8日)只用去19%或479億元人民幣,相較A股市場日均成交一萬億元以上,滬港通資金規模非常有限,結算交收過程全程封閉,監管者全面監控風險,平衡風險控制下,可承載巨大跨境交易。
至於內地散戶將滬港通視作學游泳的第一步,必須實踐,「初學者第一次下水時往往不免要嗆上幾口水」,籲投資者「切忌跟風」,而滬港通本意是「幫助中國早日實現國民財富的多元化國際配置」,提供財富長期保值增值的渠道。
李小加又指,作為市場運營者和監管者,深知不斷攀升的交易量意味更大責任,會繼續全力確保系統的穩定可靠,及時刻密切監察市場。他又苦口婆心指,滬港通初衷不是為大家提供一個發快財的機會,而是幫助中國早日實現國民財富的多元化國際配置,為大家提供財富長期保值增值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