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者多看書,認清世途險惡,有莫大幫助。
蘇洵的《六國論》,當年讀中學時已經列入課程,那些自詡溫和泛民,宜再三閱讀。
《六國論》分析秦何以能滅六國,開首道盡玄機:「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不善,弊在賂秦」。
六國並非實力不夠,只是因為「賂秦」。交保護費,以為保平安,其實送自己入棺材。
為甚麼賂秦有問題?因為六國割地賂秦,讓敵人兵不血刃便得到大片土地,此消彼長,你愈來愈弱,敵人愈來愈強。
「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以地事秦,猶抱薪而救火。」
今天香港,面對中共,等於面對強秦。泛民議員如六國,如果合縱抗敵,發揮議會關鍵少數否決權,便可抗敵,阻止假普選方案。
偏偏在這關鍵時刻,那些「務實溫和中間」派的泛民政客,居然向自己的泛民議員施壓,要求接受「袋住先」,理由更是荒謬絕倫的「如果俾大話精689連任便無尊嚴」。
因為不想要一個惡人,而寧願接受一個惡的制度,如此智商,不如歸隱,無謂獻世!
他們要求泛民袋住先,等於以泛民的否決權來賂中共,以為可以避免689的威脅,但當你放棄了否決權,自毀長城,還有甚麼武器可以讓中共忌憚?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而秦兵又至矣。」
今日務實,明日溫和,後日又行中間路線,最後發現,中共又至。
「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把游說泛民的嘴頭,說服中間派的市民支持真普選;把向泛民施壓的力度,對中共抗爭,則吾恐689食龍蝦也不得下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