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次發生生態災難的西貢企嶺下紅樹林泥灘,早於1994年被漁護署劃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Sites of Special Scientific Interest,簡稱SSSI),確認這幅面積約48.4公頃的紅樹林泥灘極具生態保育價值。
熱門生態研究點
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指,企嶺下生態價值高,面積較大,屬熱門生態研究地點。據漁護署資料,企嶺下老圍的紅樹林泥灘常見70多種魚蟹及貝殼類生物,包括角眼切腹蟹、廣東彈塗魚、粗腿綠眼招潮蟹及溝紋筍光螺,其中曾在大潭發現的美女蛤及鹿頸發現的伊薩伯雪蛤亦在企嶺下出現。
漁護署根據動植物物種、生態及地理特色,由1975年至2008年,將港九、新界及離島70個地方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當中包括米埔沼澤、元朗白泥、西貢海下灣 ,而介乎西貢井頭南至企嶺下老圍之間的紅樹林泥灘,亦在此列當中,其後有4個地點除名,現時全港只剩下66個「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記者莫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