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西貢是香港後花園,企嶺下一度被譽為香港的香格里拉,其紅樹林泥灘屬於具特殊科學價值受保護地區,可是近日泥灘出現數以千計死蜆,空殼遍地,附近更留下大片綠色海藻,如同生態災難。海洋專家昨巡視後懷疑附近有紅樹林被斬伐,加上日前天氣炎熱導致海藻迅速滋生,促請政府加強監察。
記者:莫家文 梁偉權
發生死蜆災難的泥灘位於企嶺下老圍村對開,面積遼闊達200米乘90米,居於企嶺下老圍村20多年的姓陳村民指,近日潮退發現整個泥灘滿佈空殼死蜆,「舊時掘入泥土一、兩吋就會掘到蜆,噚日掘咗兩、三個鐘,只係掘到死蜆」。他續指海藻過往只在個別範圍出現,但今年特別大量,情況令人擔憂。
海藻面積如足球場
記者過去兩日兩度到現場視察,發現下午退潮時泥灘佈滿數以千計的空殼死蜆,泥灘另一邊同時遺留一大片綠色海藻,部份海藻厚達兩厘米,驟眼看如人造草地,面積大如足球場。
昨日海洋生態學家羅謙恩隨記者到現場視察,在近岸行人路對開處,發現方圓100米地方內約有10多棵紅樹被斬伐,更遺留大量油性污染物,估計今次死蜆事件,與紅樹林被斬伐有關。
羅解釋,泥灘出現的綠色海藻是滸苔(Enteromorpha),屬無毒巨型藻類,通常在3、4月時出現,該藻類視油性污染物為養份,大量吸收後快速生長,「海洋污染物對動物有害,但對植物有益」。海洋污染物會吸收海中氧氣,令海洋生物缺氧死亡,紅樹林本可發揮吸收污染物作用,但紅樹被斬伐之後,油污直接排入大海,造成嚴重污染,但他指滸苔大多維持一星期,只要污染不再持續,滸苔便會逐漸散去。
多名巿民在上址摸蜆及嬉水,有人承認以往較易在淺灘摸蜆,但近期死蜆多,現在要到深水區才摸到蜆。記者嘗試在發現死蜆的淺灘範圍挖掘至半尺深,只見零星寄居蟹,完全不見活蜆。
令海洋污染物增加
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指,西貢是香港生態後花園心臟地帶,當中企嶺下紅樹林泥灘是心臟中重要血管,因其範圍廣,海洋生態豐富,是熱門研究地點。
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的張瑪珊博士指今次企嶺下泥灘死蜆潮如同生態災難,她指濕地如同人體的腎,用以過濾已吸收的海洋污染物,當失去「腎」這塊濕地時,海洋污染物會越積越多。
公開大學科技學院院長何建宗指,滸苔潮過去較少在香港發生,估計與珠江口及南中國海沿岸普遍受污染,水中含氮、磷過多,產生「富營養化現象」(Eutrophication)所致。其實,2008年山東青島奧運帆船賽場地亦曾爆發大規模滸苔潮,令海面變成草地。
市民憂心
企嶺下村民陳先生︰
近日泥灘有大量蜆離奇死亡,擔心係生態災難。
企嶺下村民謝先生︰
泥灘環境優美舒服,假日不時有人嚟摸蜆游水,但斬樹就唔好喇!
市民葛小姐︰
第一次喺企嶺下老圍摸蜆,擔心附近民居會污染海岸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