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人行公佈,日後內銀將信貸資產證券化不需再審批,屬於對內銀一重大利好政策。所謂信貸資產證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y, ABS),是指銀行將壞賬或其他資產,以發行證券的方式予以出售,減輕銀行資本壓力。由於內銀板塊估值長期在A股墊底,但又佔指數頗大權重,一旦股價起動,為A股後市再添動力。
銀行推出ABS後,可以將不良資產風險分散,緩解目前的資產品質問題,降低銀行業估值的風險溢價,提升估值。ABS是國際銀行慣常做法。國開行和建行在2005年分別開始信貸資產證券化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試點,之後隨着美國金融危機的爆發,ABS一度叫停,隨後在2012年再度啟動,但之後一直嚴格控制。
人行今次放行後,銀行進行ABS不再需逐筆審批,有業界人士估計今年規模可能為去年三倍,達8,000億元人民幣。
在此之前,財政部在人大會議期間宣佈,今年將推出一萬億地方債置換計劃,允許地方政府發債券,置換部份即將到期的地方債。地方債爆煲為內銀最大隱憂,置換計劃推出後,已大幅化解內銀相關風險。在上周,國務院又宣佈允許社保基金購買地方債券,為置換計劃提供額外資金來源,確保計劃實施。
【投資錦囊】
內銀估值長期低迷,主要受困於市場對債務風險的憂慮。信貸資產證券化、地方債置換計劃、社保基金承接地方債,中央三招齊發,可望大幅緩解風險,提升內銀估值。
炒作指數★★★★★
習進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