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三維(3D)打印技術日趨普及,由工業、醫學,以至太空科技都有應用,如今連打擊冒牌貨亦運用3D技術。海關於去年4月以90萬元成立「電子備案協調中心」,為有需要的版權持有人完成電子備案,海關更可即時用3D打印機打造真貨樣本。
海關版權及商標調查科高級監督何珮珊指出,版權持有人需在知識產權署為其商品註冊,及向海關進行備案程序,海關方可進行打擊侵權執法工作。電子備案協調中心為有需要的版權持有人完成電子備案,雙方除可透過視像會議分辨懷疑冒牌貨品外,海關更可利用3D打印機打造真貨樣本,即時分辨懷疑冒牌貨品的真偽。
截至去年12月底,經該中心協助偵破的侵權個案有5宗,其中去年10月海關在一個展覽撿獲兩個懷疑侵權捲髮器及拘捕兩名參展人士,版權持有人透過視像會議及3D真貨樣版分辨懷疑侵權物品,協助海關迅速採取執法行動。
■記者謝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