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早已知李怡老兄的粉絲很多,老朋友李春秋好幾回託我代約,我總說交情不夠,被拒絕會難堪,不好!後來他說不是他想約,是一對鍾氏兄弟和他們的母親大人所求,君子有成人之美,何況是兩代人的願望,而其中有位名字竟是一諾千金的前兩個字,好名!好吧,就此替他們約定了。
那熱心的李春秋還想着在此局中約這個約那個,都被我一一喝止了,「且慢,打住,打住,千萬不可造次以免破壞氣氛。」連我這代約人都識相的避席了呀,還好他從善如流,後來李怡兄app來聚會的照片,並滿意於有這樣的粉絲,而那兩兄弟的母親,年輕得令人難以想像已有成年的教授兒子。我亦滿意於這回好心未曾招埋怨,之前曾有過做了類似的事到頭來卻裏外不是人的回報,喂,不是安排人相睇,別想得太遠 。
從這樁事情而想到的是,有些朋友很好客且是喜聚不喜散的性格,但熱情過度,有時會忘了貴精不貴多的道理,不曾斟酌來者是否志同道合啱嘴形,當然聚會中每有言不及義,胡亂嚼舌根者,也有縱論時事政局傾吐胸中塊壘,更有一言堂堂主,睥睨世俗,以為非一般見識而顧盼自得者,有投契有爭論不休也有另有懷抱的座上客,不同的性情,另一般的思量,在尋常聚會中也常有所見,請客吃飯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從起了念頭到約人到寫菜單,還要提醒,凡此種種煩矣哉。
如今朋友相聚,沒有什麼正式非正式的講究,更多的只是無事相見,隨便聊聊而已,並沒有任何目的,但要做到當時只道尋常,別後會叫人思量的餐聚殊不容易。思量的是地點是人是美食美酒還有那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