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窮遊德國 80後女生反思港式生活

八方人物:
窮遊德國 80後女生反思港式生活

80後女生Loklam與朋友2012年底赴德參與工作假期,以截順風車、做沙發客等慳足一年,現正準備將在德生存秘訣結集成書,教後來者「窮住去旅行」,同時分享從旅遊獲得的啟發,包括「結婚、買樓、生仔」這條方程式,「正路,是否就等於正常?」
Loklam早前在facebook開設專頁「德國丫,唔該」,分享在德國生活點滴。兩個女子外遊,理應安全至上,Loklam與友人卻「迎難而上」,選擇截順風車、做沙發客,以「高風險」慳字訣生活。

Loklam德國工作假期回港後,發現香港有太多約定俗成的不合理現象。 張志華攝

一日只做一件事

Loklam說此生活方式,兩星期暢遊德國5個城市,每人慳300歐元。但更重要是藉此在旅途中接觸更多有趣的人與事,「截車最好去油站,有機會同車主傾吓……有一次畀個靚太『執』咗上車,兩三個小時車程認真講歐債危機」。她們試過在路邊等足3小時,才成功登上順風車;截車一大原則是:入夜前若不成功,必須放棄。
另類出遊,無非想擺脫港人固有的旅行框框,「香港人嘅旅遊方式,係到此一遊,跳起Yeah,但去完可能唔記得晒……(參觀)30間教堂,間間都差唔多……我哋(則)一日只做一件事,城市有10個景點唔一定要去晒,有時坐喺街邊,睇住啲人行來行去會係更好嘅娛樂」。
Loklam欲將遊德記出版成書,除教人慳住旅遊,也重點分享旅遊態度,包括遊德後對人生的看法。
在港生活20多年、Loklam卻在離港一年後看清土生土長地方的不合理,樓價過高是一例,在德國,6,000元可租用又大又舒適的房間,「香港連劏房都未必租到」。德國人的自在生活方式,亦令她有所反思:「香港七成嘅年輕人會揀結婚、買樓、生仔,但最多人揀嘅『正路』,係咪就等於正常?」,「當試過好窮咁樣去旅行、特別孭背包只可以帶啲基本嘢,就會發現真正需要嘅嘢,其實唔多」。
記者 陳雪玲

兩名女生旅途上遇到不少友善的當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