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個女人撐起頭家,要照顧兩個細路仔唔係容易㗎!」58歲單親媽媽鶴姨,19年前誕下次子,證實患有先天性成骨不全症(俗稱玻璃骨),丈夫狠心丟下三母子;長女小時候一次發燒後患腦癇症,一對子女都需要她加倍照顧。為避免坐輪椅的兒子稍有碰撞便容易骨折,她向房署申請調遷較大單位,並要改裝以便輪椅出入,裝修費逾26萬元,她靠綜援生活,恐無力負擔裝修費,希望有善心人伸出援手。
鶴姨的19歲兒子阿鋒,身高不足1.3米,重100磅左右。他出世時頸骨及胸骨斷裂,證實患「玻璃骨」,屬比較嚴重的第五類,一不小心有碰撞容易骨折。王說:「佢老竇聽到話將來好大機會要坐輪椅,就擺低一千蚊利是畀我攞出世紙,就走咗喇,從此無晒消息!」當時長女僅3歲,她要獨撐頭家,惟有領綜援。
兒子小時候,鶴姨還能孭着他行四層唐樓,直至他小六時不能行走要坐輪椅,升中要轉往特殊學校。「佢斷咗好多次骨,帶嚟好大嘅痛苦。做過三次手術都唔係幾理想,大腿兩次,手都做過。」鶴姨說。現時阿鋒星期一至五在學校留宿,假期才回家,但由於經常骨痛,一個月返不到十日學。
阿鋒現時雙膝無法屈曲,其電動輪椅可調較傾斜角度讓他躺下,所以輪椅體積也較大,恐防居住空間狹小易生碰撞,鶴姨早前向房署申請調遷至比現居約大一百呎的四百多呎公屋單位,最近獲批。新居須如現居一樣重新裝修,大門、廚廁門口均要擴闊,地台升高拉平,坐廁要調轉方向,與洗手盆平排等,「畀佢好出入、上床落床、沖涼都安全啲,如果再斷骨係做唔到手術。」
不過,新居裝修費逾26萬元,而現居須於五月中交還房署,鶴姨情急之下只好叫裝修師傅先開工,再籌裝修費。她坦言,現居裝修費還欠鄉間親戚13萬元,她一家沒有積蓄,對裝修費感到徬徨。談及一路走來的辛酸,她慨嘆身邊無親友能夠傾訴,「一日一日咁捱過,你問我點樣捱過嚟,我自己都講唔清楚,一個女人撐起頭家喎,要照顧兩個細路仔唔係容易㗎。」說到此處,她不禁滴下兩行眼淚。
「嗰時我後生,我可以唔要兩個細路仔,走咗去,但我唔忍心,做唔到,痛苦嘅係我自己囉!」為人母親,怎捨得丟下子女不顧?鶴姨年近六旬,處處以兒子的安全先行,只擔心自己年紀漸大,體力大不如前照顧不到兒女,現希望有心人能捐助裝修費,讓兒子出入安全。
本報就此個案向房署查詢,房署指已聯絡住戶的職業治療師,商討有關工程細節。房署在一般情況下,會因應個別殘障住戶的申請要求,就住戶之職業治療師提出的具體更改建議、在符合相關條例及技術上可行的原則下,免費為住戶進行必要的更改工程。至於住戶的其他任何裝修,則須由住戶自行承擔。
「鶴姨」捐款編號:C3883
網上捐款: http://bit.ly/1nQR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