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籽】迷戀兩個轆 雷頌德改上癮

【汽車籽】迷戀兩個轆 雷頌德改上癮

【汽車籽:軸芯人物】
除音樂以外,雷頌德(Mark)腦海裏無時無刻記掛着的是電單車,「電單車不只帶動你的軀殼,更可以帶動你的靈魂。」為了追求獨一無二的個性,他對改裝電單車的沉迷近乎有點瘋狂,他只向百思不解的我拋下一句:「你未試過,是不會明白的,你試完便知。」

香港的電單車迷,好多人會第一時間想起Mark。說到Mark對電單車的情,要追溯到廿多年前的Mickey Rourke,「在英國讀書考車牌不遂,回港後我卻是先考電單車牌,全因當年一套《Harley Davidson and the Marlboro Man》,Mickey騎着部Harley Davidson好有型。」考牌後買了人生第一台電單車Harley Davidson 883,同年多買一部,之後不停改那兩部車,看厭又改,一玩便十多年,「Harley只是近年才改進些少,款式及技術多年不變,是很長青的型號,可以不停改。」當年愛以電單車代步,後期因女友不悅才跑去考私家車牌。有了私家車自然少用電單車,加上有段時間香港有好多新屋苑都沒有提供電單車位,他遂忍痛賣了兩部電單車,直至三年前因為太太才從拾舊歡,「她很喜歡騎電單車,一直夢寐以求擁有一部Ducati,她認識錢嘉樂後,被說服買了一部Monster。我便說:『嘩!你買呀?咁我買喇!』」

除了音樂,Mark較多人認識的便是對電單車的狂熱,近年還學習落手改車。

多試才好玩

於是,他買了一部Harley 48,但成班電單車朋友都是Ducati族,Mark便貪得意試玩嘉樂的Ducati,「嘩!真的很過癮。表現強勁得多,跟Harley很不同。」從此覺得自己可以多作不同嘗試,賣了Harley開始玩Ducati,玩了一段時間,又覺得可以試下寶馬及日本品牌,越試得多越發現不應該只專注玩一款車。「電單車品牌各有長處,每架電單車也擁有自己的個性。」更有趣的地方是每款車都有自己一套獨有的文化,「買架啡呤車所追求的是力量,所穿的衣着不同,心態也不同;買爬山車又有另一套文化,駕駛方法不同,所穿的鞋又不同。每試新款,由頭到尾的配套都是新嘗試,所以好好玩。」

家中有不少電單車衫,最愛品牌是Dainese。

一有時間便跟老友Bobby研究車經,學整車。

改裝最高境界 人冇我有

現在擁有BMW R nineT、Yamaha FJR 1300、Yamaha Bolt及Vespa 946四部電單車,Vespa由太太駕駛,近期最愛的設計結晶是R nineT,而Bolt則是新鮮熱辣抵港,準備動手改裝,「買一部電單車很多時只是買副引擎及車架,最後可以改到變了第二台車。」看着粉藍色R nineT便知Mark花了多少心機去改,喜歡設計、喜歡試新東西、喜歡整車,成就了他玩電單愛不停改的態度。
以前讓車房代勞,很多改裝也需要假手於人,現在會親自落手落腳學,有同樣是電單車迷的老友兼車房老闆Bobby指導,「簡單細微裝嵌可以自己處理,機件方面留給Bobby。改裝難唔難?只要肯試肯學,多用腦筋慢慢研究,這個世界沒有東西是難的。」他認為香港玩車最難便是改裝,很多設計無人會幫你做,加上電單車細,收費有限,「歐美不同,好多師傅都是藝術家,他們懂得由冇變有,會用塊鐵揼個油缸出來。香港生意掛帥,他可以收得你幾多錢?太貴你都唔畀啦!」睇餸食飯是他的格言,「你諗到天馬行空也沒用,只會浪費心機,效果肉酸。」曾將一架1968年Mustang老爺車由左軚變右軚在香港出牌,改了七年最後都要放棄,「癲都冇用,每次出街都死火,試過唔現實,但冇好結果。」
「我認識的所有人在接觸電單車後,便會瘋狂起來,無時無刻只想着自己部電單車,忘記了部私家車。電單車是可以帶動你的靈魂,不只是帶動你軀殼。」聽落誇張,他卻笑言未試過不會明白,更認為每個人應擁有一部屬於自己、與別不同的電單車,好玩的地方是可改到其他人沒有,只得你有。興趣多多的他,問到電單車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我定得幾高,因為香港騎電單車的人不算多,正好define到我跟人不同,做人最重要有自己的個性。」

Kawasaki ZZR 1400曾是Mark的收藏之一,這車可滿足他對性能的要求。

怕撞死 拒絕楔車隙

要玩就要投入,他口中的全套電單車文化當然也一應俱全,家中的頭盔、衫、鞋、手套等數之不盡,有很多還收收埋埋不能見光,花費多少就更加是一個謎。喜歡改,喜歡看賽車,也享受駕駛,間中還會同朋友到珠海賽車場玩啡呤車,「每次花費一萬幾千,十分抵玩,落場的感覺很不同。」落場遊車河?還是認真鬥?「盡全力認真!但別人眼中可能是龜速。哈哈!」落賽道玩可以試跑車的能力,另一原因是覺得在香港騎啡呤車好大壓力。炒車可說是電單車迷的必然成本,Mark笑言「炒過好多鑊」,最傷那次也上了港聞版,被撞還被告不小心駕駛,「那次很激氣,花錢打官司我也死不認罪,幸好最後贏了。」Mark覺得在香港騎電單車特別危險,「我已經好小心,但其實是駕駛態度的問題,心急、不禮讓、好多人技術不夠,不看左右便切線。遊車河時有朋友笑我經常墮後,當然啦,我不會楔車隙,這是很愚蠢的行為,香港人話抽頭就抽,很易撞死!」
兩子之父果然錫身。安全,絕對是玩電單車應有的態度。

騎着BMW S1000RR落珠海賽車場玩,自覺玩得認真。

改頭換面逐格睇

BMW R nineT是復刻cafe racer的型號,原本只有黑色,Mark將他大變身,「它的引擎設計令我聯想到兒時玩模型的德軍車仔,很有德國納粹黨味道,故選了納粹黨常見的粉藍色,但同樣很陽光很candy。」全車幾乎由頭到尾都改過,將原本是此車賣點之一的手磨鋁合金面包上黑色車貼遮蓋,再圍上電鍍邊,「雖然原本塊鋁合金面好靚,但個個一樣,我又覺得好冇癮。我看過很多網站,相信只得我這樣做,所以我很滿意。」

跟老婆齊齊出車是不俗的拍拖活動。而147是Mark的幸運號碼,有如打牌叫147。

水平橫向引擎令他聯想起納粹黨德軍。

原裝頭燈換了Harley燈罩,最後買了七個回來才試到適合裝嵌的。

油缸兩側的手磨鋁合金面包上黑貼,改裝竟然是遮蓋此車最搶眼的神髓。

玩色也愛拉花,油缸上有Mark的名字。

查詢:Automobile Studio
(觀塘大業街19號安昌工業大廈地下)

記者:許維雅
攝影:陳永威
編輯:黃仲兒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