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傳說,你若不聽話,就會有一種物體叫丫嗚婆的出來害人,那年代的小孩,不知有幾人就此上當。現在傳聞,政改若原地踏步,狼英這物體就會連任,繼續作惡,卻有不少人開始被嚇倒,比古時三歲小孩還要容易打發,不知道是狼太兇猛,抑或是人心太脆弱。對手只一味呼呼呼的,自己就先心虛跪地,自廢武功,金庸在《連城訣》已經寫過這種情節。
為了防止一個可怕的人連任,而接受同樣可怕的選舉法,這不叫兩害取其輕,是為了戒煙而轉抽鴉片,為了趕走一個人而把房子拆爛。反過來說,若真有港人心儀的理想候選人,或是泛民推舉的所謂共主,根據現況,如果那人在提名委員會有把握獲得足夠票數出選,莫非這就算是理想的選舉辦法?
這不是投機,就是兒戲,制度不為某人而量身訂做,偏偏有溫和泛民要發起聯署,呼籲泛民袋住先。我看,報紙編輯就放過溫和這兩個字吧,在現實面前靈活走位,若為大局着想,毫無私心,也算不得羞恥,但跟溫和絕不沾邊,不如叫妥協藝術派好了。
現在最詭異的是民主黨中委黃成智撰文反駁民主黨的立場,如果溫和即善於後退,那麼強調堅拒支持方案的民主黨,豈非成了激進派。
那些溫和派提出袋住先的條件,早有人左一句不切實際右一句不受要脅,包括承諾廢除功能組別以及繼續改革選舉法,通通都是講住先,大家講個信字,這樣的溫和派,是要為堅持派搭一個下台階?
黃成智假設原地踏步的話,現任特首很大機會連任,這個毫無認受性的特首,沒有動機再去修改政改。
一時相信上頭欽點,所以以上屆選舉方式,狼特必然跑出;一時又判斷袋住之後,政改還會不會改,是由特首有沒有認受性決定,而不是上頭說了算,當阿「爺」冇到。
黃又說:「有一個經篩選下由全港選民投票選出的人,相信不會衰過梁振英。」誤判有往績可尋,局勢無常理可依,你憑什麼相信,在那框架下,與梁振英對賽的,若只是譚惠珠吳秋北之流,又沒有白票可投,含淚投票的結果真是天曉得。而且,最終「成功爭取」的,原來只是「不會衰過梁振英」,果真溫和,港人真是折墮,只要不會衰過梁振英,香港就算是塊福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