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又是一清明 - 李怡

今年又是一清明 - 李怡

第一個女兒在清明節出生,那年我與妻子分隔兩地,大陸遭逢大躍進災難後的經濟困難時期,她在廣州生產,我去探望。恩愛,如獲至寶,短敍後更難捨難離。但二人對理想的認同和追求,卻沒有動搖。半世紀後回想,恍如昨日事。
一九七六年清明,發生了北京四五天安門事件。那時我們已在香港團聚。我主編的《七十年代》與中共關係密切,周恩來逝世後,每天關注着、憂慮着大陸局勢向我們難以接受的方向發展。那一年的變化太大,而一切變化都從清明節開始。四五的著名詩作:「欲悲聞鬼叫,我哭豺狼笑。灑淚祭雄傑,揚眉劍出鞘。」衝擊我們的思想,改變我們的認知。從認同走向重新認識中國。對專權體制的無法避免的權力鬥爭,從懷疑而否定。過去的理想徹底破滅。這一年清明,是我思想的轉捩點,給我帶來自由思想的不停探索,和其後發為獨立言論的三十多年的人生。她,與我同行。
二○○九年清明節,我帶着她的骨灰,在卡加里的山景墓園下葬。她是除夕離去的。墓地與兩個女兒相近。我在墓前承諾每年清明重陽來看望她,就像年輕時分離兩地要去看望她一樣。感情,是一個人的事。年紀越老,經歷越多,越能體會。清明節,現在是我們父女與她聚會的日子了。
「風落梨花雪滿庭,今年又是一清明。游絲到地終無意,芳草連天若有情。」這是明代詩人瞿佑的句子。卡城剛飄過小雪,墓園的芳草連着碧藍碧藍的天空。悲傷已經沉澱,回憶卻總在這時湧來,成為寂寥中的一種享受。清明節描畫了我的人生歲月。我還有多少個清明,還能來多少次呢?

https://www.facebook.com/mrleey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