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車熱潮浪接浪,究竟多少錢才是上車盤,倒是一個學問與現實的衝突,如以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所一錘定音,600萬元或以下的才是上車盤,的確把上車盤的定義重新定位了。
若據差餉物業估價處的傳統資料顯示,100平方米或以下的為普遍住宅單位,即為1,076方呎。而面積431方呎以下的細價樓升幅由新界區帶動,過去一年樓價升24.2%。以差估署計算的平均呎價顯示,由去年1月的7,781元,急升至今年1月的9,665元。期內九龍同類樓價升22.6%,港島區則只升15.5%。
若以新界區呎價計,面積431方呎平均價416.5萬元,以九成按揭,供款25年利率2.15厘計算, 月供16,163元;若七成按揭則月供為12,571元,以最新統計數,每月工資中位數為1.48萬元,較2013年5至6月的中位數的1.41萬元,按年增加5.3%。換句話說,23年不吃不渴才買到一個416萬元、只是431方呎的細單位,何況是近千方呎的單位,上車客更不用想。
現時上車價不斷被推高,真的要買600萬元才叫上車實在太奢侈了,要上車就要住細點,四百餘呎亦未能負擔,難怪近年更出現細至165方呎的單位,200餘萬元上車,已經走回頭路了。
劉兆昌
資深地產傳媒人
http://www.HKLa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