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近年不斷說要增加土地供應,又持續出招打壓樓市,故市場就預期陸續增加的供應,最終會推倒近年不斷漲升的樓價,因此不少樓評就判定樓市中長期會下跌,繼而導致大批負資產物業淪為銀主盤,重蹈2003年被迫拍賣銀主盤逾萬個的紀錄。
一直以來,港府動作甚多,但全部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由加釐印費,趕走外地買家,到最近降低按揭成數懲罰上車客,都是沒有實質增加供應的措施,很明顯,公屋及居屋的每年落成量就沒有顯著增加,換句話說,動作多多,但每次出招後,樓價又再升已成慣例。
政府說多做少,其實港府就是最不想樓價跌的大業主,樓價跌賣地收入就少了,財政預算隨時出現赤字,加上稅基窄,加稅加不了,最終只會被迫減資助開支,倘出現這情況,管治就會失控。1997年後樓價大跌,政府默不作聲就取消八萬五政策,又即時截停居屋出售。最終導致供不應求下,造就今日樓價大升的後果。
倘政府見樓價下跌,自然會先逐步撤銷辣招,倘效力不足,會再減土地供應,當年政府用勾地表措施,就即時大幅降低供應,為樓價大升,打下良好基礎。政府對外就說,要起多些資助房屋以幫助年輕人置業,但事實上,就算發展商願捐出土地,政府亦冷淡以對,內裏原因就是政府根本不想幫年輕人置業,所以夢想政府會推倒樓市,是遙不可及的癡想。
何熊輝
樓評人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