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點評】
大摩前亞洲區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早前指部份國家央行的處境危險,已站在懸崖邊,但完全無視所面臨的風險。羅奇認為,現時各國央行領導人的行動已失控,只是在進行一場史無前例的央行超級大實驗。
量寬(QE)的各種終極結果仍在逐漸顯現之中,現時日本和歐洲卻全力加入QE陣營,結果難料。他指出,量寬的影響取決於貨幣政策的三個「T」,即傳遞(Transmission)、牽引(Traction)和時間一致性(Time Consistency)。歐洲央行在大力推進量寬前,應三思而後行,因為在量寬時期,貨幣政策會失去紀律和連貫性。
麥嘉華倡買黃金
另一投資名家、「末日博士」麥嘉華(Marc Faber),更指現時已對央行信心盡失,投資者應該放棄現金改買黃金,變相「沽空」央行!他指出,量寬加劇貧富懸殊,而央行的行動又難以預測,會令投資者失預算。
雖然央行不能於市場買賣,但當市場對央行的信心完全崩潰,就應轉移投資市場,而買入黃金就是沽空央行的方式。他預料,黃金今年有機會上升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