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一車.一職人(小販故事四)

【飲食籽】一車.一職人(小販故事四)

【飲食籽:識飲惜食】
手推車是小販們的戰友。這輛不過三呎乘兩呎的戰車,淋漓盡致地兼具工作、陳列及銷售功能。不同類型的小販,又會各自為戰車改裝,原則不外乎是實用、方便及增加銷量。小販們雖然沒有修讀過設計或市場學,但社會大學教曉他們打造小販車的概念,讓他們的戰車,看起來就是那麼聰明而實用。人車合一拍住上,在有限的空間內,展示小販的專業。

經濟學人的番薯變形金剛

番薯車是功能性最多的小販車,小小「蝸車」,五臟俱全。

財爺說要引入food truck,坊間輿論立即就反駁,香港的food truck早已有之,而且車款多多,性能各異。其中番薯車便是小販車中的變形金剛。不只展示和買賣,就連生產也在車上進行!
陳永南的番薯車便是當中的完美範例。
他的戰車共分成三部份,最左邊是以泵氣式火水爐作燃料的大鐵鑊,用來炒栗子用;中間是一個三層抽屜大鐵櫃,正是煨番薯的工場;最底層用來燒炭,上面兩層則用來放番薯。鐵櫃的表面仍有溫度,正好用來放煨好了的番薯,上面再蓋一個麻包袋阻隔空氣,用以保溫,讓每位客人買到的番薯,捧上手時還是熱呼呼的。

1.左邊是炒栗子的鐵鑊,大鏟一炒,那香氣就是檔口的廣告。

2.以麻包袋蓋着番薯,可以保溫。

3.番薯旁邊另有火水爐蒸雞蛋和鵪鶉蛋。

4.上兩層抽屜用來煨番薯,同時可煨二、三十隻。

5.在車底加上彈弓避震,車更耐用。

6.把手位放有磅和栗子桶,更省地方。

裝彈弓避震 加速夠抓地

至於磅和栗子桶,小販通常會一併放在鐵櫃上,但陳先生卻特意在把手的地方,加建兩塊鐵板來放這兩件用具,「如果把磅和木桶都放在上面,要用時便得伸高手,為了遷就這點,車身就要做得比較矮,可以煨番薯的地方亦少了。現在我把它們不礙事的放到旁邊,中間可以展示番薯的地方大了,將可利用面積推至最大,對於生意銷售有幫助,利潤會比一般的番薯車高。」陳生為我仔細解釋,話說得像個經濟學人。
為了讓這麼巨型的車可以在街上行走自如,陳生還特意選用大直徑的車輪,而且車架上都加裝彈弓避震,推起來起步順暢,加速反應快,而且抓地力強,轉彎不易飄搖,就算使勁炒栗子,車身也會跟着搖曳,避震力強,不傷車身。
車,尚且如此講究,對於自己的貨,陳生就更在意了。陳生賣煨番薯已經七年了,對每隻大番薯瞭如指掌。每年九至十月開季,他先賣俗稱雞蛋黃的深黃色番薯,到了聖誕前後就賣黃色的番薯,最後是隆冬時的紫色番薯,直至每年四月左右,番薯不再當造,本着不靚不賣的精神,陳生便收爐半年。
三種番薯各有捧場客,雞蛋黃的陳生最為推介,入口又香又糯,甜味濃縮,不過因為煨起來體積縮得多,愛買的客人很少,一般客人都是偏愛黃或紫番薯。但無論那一種,陳先生說,都是要以個頭大而偏長形的為好。而且煨的時候要講究。有些人貪快,會把火校得猛猛的,番薯便易燶,掰開來皮肉相連,沒幾口番薯肉吃。陳生說,好的煨番薯,就是「該煨」!所以他每天清早煽好炭火,放好番薯之後才去飲茶,飲茶回來了再把番薯上下左右前後都轉個位置再煨,前後差不多兩小時,煨得通透才賣給客人。所以他的番薯總是皮薄肉厚,肉質黏糯,糖份濃郁,叫人吃出一份專業。

地址:北角錦屏街

新款雪糕電單車 全港第一架

朱仲華的戰車,真的是一架車。
香港的小販牌照中,只有流動冰凍甜點牌(俗稱雪糕牌)可用電單車來販買。一輛電單車,旁邊做一個雪櫃side car,讓甜味可以四處傳播,好不有型!
從前朱生用的是VESPA,生產於七十年代,是架古董車。有型歸有型,但維修麻煩,又要用柴油,還是手檔車,開起來比較慢,比較巔簸,上斜無力,於是他在今年年初正式換了部車。

自製沙冰 學生最愛

換新車不簡單,因為要請工程師改裝,讓車身夠力承托side car,又要加裝第三個車輪,再經過運輸署多次驗車。新車是全港第一架新雪糕電單車,是台灣品牌SYM,灰黑色一樣型格十足。改用自動波,開車更輕易,豈不是可以感受一下飛車的感覺?「開雪糕車不會太快的,因為有side car,開太快會飄,平常都是開五十公里左右就好了。我們不用快,只需要到目的地就好。」朱先生說。
他的目的地,是星期一至五的何文田學校區,星期六日學校放假,他便到尖沙嘴天星碼頭開檔。比起其他小販,朱生的靈活性大得多了。
別以為雪糕小販只是賣賣甜筒糖果,真正的雪糕小販還是可以很專業的。
朱先生為每樣零食都做了價錢牌,一目了然。很多最新款的零食、雪糕──譬如說雀巢新出的「爆珠雪條」,我身為飲食記者很慚愧地聞所未聞,朱生卻早已在賣。還有學生們嘴裏嚷嚷的「紅茶沙冰」,叫我搔破頭,原來朱生知道學生哥愛吃生冷,便把各種飲品都雪成冰,到學生買的時候,紅茶便變得像沙冰一樣,還有多冰和少冰選擇,非常細心!
朱生賣的零食雪糕還特別便宜,「因為不用交租,牌費又有雪糕公司代付,就便宜一點賣給學生了。」他的雪糕車檔口,最貴的東西不過是$8的甜筒。

雪糕車最特別的是有個side car,正正就是放雪櫃的地方。

把紅茶雪成沙冰一樣,是小販的細心和專業。

地址:何文田巴富街

七彩涼果陳列室

林國洲是個當櫥窗陳列裝飾的料子。他的涼果車上整整齊齊的陳列了二、三十款涼果,紅的黃的綠的橙的,顏色間隔分明好看,路過看見就被視覺勾引了嘴巴,吞吞口水買些「口立濕」來吃。
他的涼果車是自己設計的,十多年前的作品,也花了萬多元。車架還是一架手推車,上面卻用木和夾板做了一個梯形的櫃。「做成梯形,便可由高至低一目了然看到所有涼果的款式。」林先生說。他的櫃子上特別設有玻璃,無非因為涼果味重,易招惹蚊滋蒼蠅,加上了玻璃,客人便會感覺衞生可靠,生意自然更好。
林國洲的涼果都是自製的,無添加味精、糖精,吃起來就是順喉。

林國洲賣涼果已經四十多年,大部份涼果都是他自製的。

車底有一暗格可以存放雜物。

設有玻璃蓋,誰說小販不懂衞生?

地址:尖沙嘴厚福街

茶果花車周日出巡

若果說之前的小販車都是以實用為主的「家庭車」,那周婆婆的茶果車就像是農曆新年打扮得花姿招展去巡遊的「花車」。
她的小販車同樣由手推車改建,卻用角鐵加高做成了一個三層架,每層放了三個粉紅或粉綠的膠籃子,每一籃子上又有膠牌寫上了茶果的名字:雞屎藤、紫薯紅豆……在把手部份更掛上了招牌:「靚媽子茶果」,非常醒目。
我跟周婆婆說這車靚到不得了!她笑說:「我自己設計的!如果只放幾款茶果,就唔吸引嘛!我這樣放了近十款,你隨便有三款啱食我都有十蚊賺啦!」好有生意頭腦的婆婆!
婆婆的茶果都是手做並以炭火蒸成。皮煙韌有彈性,餡料多。自創的三合一款式,例如艾草、花生、芝麻三合一,一次過滿足你幾個願望。

周婆婆的茶果車只在星期日出動,耀眼多彩正好適合holiday mood。

雞屎藤茶果 3個$10

南瓜合桃茶果 3個$10

地址:鯉魚門海傍道(逢星期日開檔)

記者:陳詠敏
攝影:伍慶泉、林柏鈞、黃子偉
編輯:黃仲兒
美術:黃創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