瞇眼微笑的蘇格蘭摺耳貓Bella、調皮的美國短毛貓Simba,還有天真熱情的黃金臘犬Denny,均是台灣藝術家李鴻祥(Henry)筆下「亨利屋家族」主角,原本從事卡通創作的Henry,因一次親手繪製石頭畫送好友,竟令他踏上創作「石頭貓」的路,更發展成手作品牌。
「石頭本身就是貓」
Henry於2000年往德國為《小魚仙》和《阿拉丁》電影做美術設計,並與美術導演Christoph成為好友,剛巧兩人對貓情有獨鍾。後來Christoph愛貓去世,Henry想送他一份禮物,偶然發現在花蓮七星潭拾到的石頭形狀獨特、那被海浪打磨得平滑的外形,「一眼看上去就是貓的形態」,Henry決定石頭上繪製貓咪。
他笑言,最初對這份禮物沒有信心,另外買了交趾陶,誰知在機場免稅店發現到處有售,結果只好為好友送上這份獨一無二的手繪石頭貓。這隻石頭貓裝滿了Henry對Christoph的真摯情誼,而Christoph收禮物後感動得紅了眼眶。
紋路天然 獨一無二
Henry與夥伴於2005年在九份成立「亨利屋」工作室,專注石頭貓創作。由挑選石頭、設計貓咪、鉛筆起稿、上色,都由他們親自操刀。Henry雖然沒有養貓,但九份工作室附近常有貓流連,又常與朋友的貓玩耍,「牠們的形態都在腦海裏」,他自言在海邊拿起石頭時,已立即聯想到貓的形態,或許蜷成一團睡得正香,或許露出調皮表情,急不及待衝出屋外嬉戲,「不是在石頭上畫貓,石頭本身就是貓」。
細看他的作品,才發現石頭貓身上的毛色和花紋,都是石頭最天然的紋路,因此每隻都獨一無二。他和夥伴們還研究特別的塑膠物料,模仿小動物眼睛的水晶體,令整體感覺更精靈可愛。除了在石頭上繪畫,他和夥伴們也設計插畫,透過筆下維肖維妙的小動物,記錄生活點滴和想像。這家開在小鎮路邊的人情味小店,正是城市裏逐漸消失的記憶。
世貿中心首度與Henry合作,打造「夢之馬戲團」主題的復活節裝飾,「亨利屋家族」的主角們結伴現身,一起坐上15呎高的大型熱汽球,同場另有pop-up store,貓頭暖手咕𠱸、手挽袋等將在港優先發售,裝飾於世貿中心一樓中庭展出至4月12日。
■記者袁樂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