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央擬出手打壓電子商貿假貨假單問題,《華爾街日報》昨日引述官方消息指,北京正研究整治電商的銷售手法,並計劃於今年底立法,矛頭直接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勢對阿里股價構成壓力。
阿里在美國上市後,一直備受假貨問題困擾,其後更觸發與工商總局之間的罵戰,及在美國掀起投資者集體訴訟。除了盜版貨品問題,不少淘寶商家更被指「刷單」製造假成交,以及外聘打手在商店留言讚好。雖然商務部規定,如當局發現電商就打假執行力度不足,即需予罰款,但罰款金額僅50萬元人民幣,中國政府因而被抨擊打假不力。
除了電子商貿,阿里近月也積極開拓其他業務,昨日關連公司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與小米達成協議,讓小米手環支援以支付寶付款,搶攻流動支付市場。一旦手環靠近手機,用家即可免去輸入支付密碼的步驟,技術是透過藍牙來核對手環有效性,以鑒定用戶身份保障安全。
馬雲促魅族進入三甲
另外,阿里亦大搞手機及智能家居。內地傳媒報道阿里主席馬雲日前與魅族董事長黃章會面,要求魅族打入內地手機市場首三位,與蘋果及小米競爭,並同時承諾提供更多的資源推動魅族擴大市場份額。魅族香港區銷售及市場推廣部經理包家興引述HQ資料顯示,魅族估計今年產量能達1,200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