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糖藏在甚麼地方 - 嚴浩

隱形糖藏在甚麼地方 - 嚴浩

(續昨)加了糖之後,食物的體積一點都不會增加,味道卻更好,人們不僅不會因為增加了糖的能量而少吃,反而會想多吃點,所以想減肥、想健康的人要注意食物中的隱形糖,隱形糖是想減肥、想健康的人的大敵。
餐廳中的食物是另外一個糖來源,餐飲業裏有句行話叫「糖調百味」,餐廳中的菜大量放糖。
以我個人的經驗,連一些米芝蓮推薦的餐廳也是菜中糖爆棚,譬如葱燒海參可能加糖15至25克,紅燒排骨、紅燒魚、魚香肉絲也要加25至30克,紅燒肉要加40至50克,九轉大腸甚至要加50至60克,最高的是無錫排骨,每份要加入75克左右的糖。
其他譬如牛肉乾之類的加工食品絕對是高糖。所以世衛組織提醒人們放下手中的甜圈,少喝果汁、啤酒,做菜時少用番茄醬──誰會想到番茄醬中也含高糖?
餐廳的食品很多都是糖陷阱,有食物標籤的超市加工食物又如何?在標籤中,跟「糖」有關的各種名詞還不少,除了最常見的白糖、砂糖、蔗糖、果糖、葡萄糖,還有玉米糖漿、麥芽糊精等。如果白糖、砂糖、蔗糖、果糖、葡萄糖、糊精、麥芽糊精、澱粉糖漿、果葡糖漿、麥芽糖、玉米糖漿等字眼排在成分中的前幾名,就意味着「隱形糖」的含量絕對驚人,放下為妙。
家長與老師尤其要注意孩子的飲食,現代的兒童中糖尿病、自閉症、皮膚病患者是歷史高峰,病因大部分來自高糖高脂肪食物,以及缺少運動。

Facebook專頁:嚴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