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視由最初麗的映聲開始,製作過不少節目和話題,為市民帶來集體回憶。昔日與無綫競爭,更令市民可看到具質素的電視節目,現在一起回顧這段「香港電視戰爭史」。
第一戰 1960年開始
亞視前身「麗的映聲」在1957年成立,是全球首間中文電視台,收費形式經營,並以黑白廣播。用戶每月需支付25元始能收看,當時汽水只是幾毫子一瓶,所以收看電視,非人人可以負擔。
至1967年,無綫電視(TVB)成立,以免費電視形式經營,並以彩色廣播,迫使麗的映聲在1973 年由收費電視轉為免費電視,改名「麗的電視」。
第二戰 1970年開始
麗的電視在轉為免費電視播放,顯然慢半拍,早已輸在起跑線上,TVB推出的《歡樂今宵》、《狂潮》等節目,深受市民歡迎,麗的電視明顯輸一仗了。
第三戰 1980年開始
兩家電視台競爭白熱化,麗的「千帆並舉」行動,當時其中一句宣傳口號為「今晚、明晚、晚晚睇麗的」 ,並首次一晚播三劇追擊無綫。一套《大地恩情》,令無綫狼狽得要腰斬《輪流傳》,相當威風!其實《輪流傳》被視為TVB最好的劇本之一,當年訓練新編劇,更會以《輪流傳》作教材,但一樣淪為手下敗將。
邱德根在1982年購入「麗的」,並改名為「亞洲電視」,是亞視唯一賺到錢的年代,並開創選亞洲小姐先河。
第四戰 1990年開始
林百欣在1988年入主亞視,電視競爭再起風雲。亞視有《今日睇真D》、《尋找他鄉的故事》;TVB亦有《城市追擊》、《西遊記》、《妙手仁心》等具口碑的節目,大家互相競爭之下,創作出不少經典。
第五戰 2000年開始
此時開始形勢一面倒,因為亞視出現股權變動,先後被陳永棋、查懋聲、蔡衍明等人收購,在如此動蕩背景下,亞視的節目亦受到影響,造就TVB成為電視霸主。
第六戰 2010年開始
由王征入主亞視開始,亞視情況大家有目共賭。原本王維基旗下的香港電視有望打破壟斷,但「一籃子」因素下,發牌無望,加上亞視不獲續牌,只剩下TVB繼續一台獨大。
歷史告訴我們,有競爭才有優質節目,但「一男子」到底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