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港足劣績各方有責

拆局:港足劣績各方有責

小港腳在今次U23亞盃外暨2016奧運外圍賽三連敗出局,可說夾雜多個遠近因素。要數遠因,當然是足總及球會漠視青訓,球員質素非高,加上備戰欠周詳,結果是本地球圈承受惡果。

1.漠視青訓

自體院足球部解散後,足總及大部份球會未有正視青訓的重要性,只靠少數球會投放資源。目前這批球員基本技術欠佳,整體意識不足,而態度及投入感亦有待提升。

2.比賽不足

這支U22港隊以93及95年出生球員為主,即大部份是20歲左右的球員,只是他們少於一半在所屬球會是常規正選,致比賽體能不足;另外,在沒有太多選擇下,甲組球員如許宏鋒及鍾偉強亦獲徵召。

3.備戰缺人

小港腳在長達兩年的備戰過程中,經常出現訓練不齊人的情況;球隊從熱身賽所見表現平平,組織及整體能力有限,出戰前卻未有針對問題加強準備,僅與港超聯球會及港隊「拍跳」,欠缺高強度比賽及訓練。

4.部署失當

同組對手以澳洲實力明顯超班,港隊首戰失利後仍有機會出線。致命傷是次仗對緬甸,竟在領先及多打一人下連輸兩次突擊致敗;最後一戰對中華台北亦欠採取主動能力,加上體力不繼及防守鬆散,最終再輸突擊,換來全敗出局惡果。記者:曾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