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沒自上水轉火車上大陸,中午,小學生下課。穿着整齊校服兩地生,不止急行、快跑而是低欄、高欄、3秒3飛奔入閘,以候車區作競技場。
精力過盛是青少年生理特權,任意發洩奔跑哇鬧體驗校教家教水平。
少年跑到我身後,陰功,點解好學唔學?面容詐懵扮無知,身影純熟潛移瞬間游到我前面。細路,伯伯練就皮笑肉不笑多年,感悟表情凶惡遠遠比笑着訓人駡人成數低好很多。無論心下多憤怒,幾唔老脾,騎、騎、騎:學生哥,你學校,你爸媽沒教你守規矩排隊嗎?慢慢來,一定輪到你,排去後面,話唔定車門在你那邊開(左邊),更快落車呢?
語畢,再以普通話說一篇,這波學生語言能力不一定強,在粵語國語間游移。
上得車,未停過口,學生們那裏是交談?
吵、鬧、吠、喊、唬……如一片混亂街市。
有人細說:我們納稅人血汗就教出如此傑作?
有大人被吵到不能,大喊:吵夠未?
想他斯文人,喊完,面紅,一直紅到下車。
啊,下車的風景更能體驗什麼叫精力,以十、百計學童以飛奔不能形容速度,颼、飆、颺、颳……期望有朝一日他們成為國家奧運棟樑,強國希望。
回程車上,窗外天邊一彎新月,阿群突爾唱起:月光光,照地堂,蝦仔你乖乖瞓落床,聽朝阿媽……
我們接着唱,阿拔媽媽山東人,聖威嫲嫲上海人,都說媽媽嫲嫲為他們唱過這首廣東得不得了的童謠。
我媽媽,我嫲嫲都曾以東莞寶安通用圍頭話唱……更似唸口簧誦詩般喑我入睡唱過月光光,加埋幾百歲一車人,擁共通點一首一首兒歌童謠唱下去:雞公仔,尾彎彎,做人新抱甚艱難。
在森林和原野是多麼的逍遙。(至不押韻,死硬砌字卻風行幾代金曲,從兒歌唱到流行曲。)
啊請,告訴我,那高原的青年在何方?他留在蘇格蘭,那裏的藍鐘花盛開,我永遠記念他,不論他身在何方。(是藍鐘花?還是蘇格蘭?特別喜歡,記憶常青。唱了未知幾代人,後來被殖民地政府禁唱,原來是一首蘇格蘭獨立進行曲!)
一支竹仔會易折彎,幾支竹一扎斷折難……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Falling Down,Falling Down……
看新月,唱舊日兒歌,念親恩,憶故人。
今時今日父母床邊說神話故事Frozen的多,繪出生活底風景童謠極少,猶如不生火煮食家庭自快餐店、酒樓吃大,不諳廚房柴米油鹽醬醋茶,也失卻同枱吃飯家庭樂與品味活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