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家搵食】
聯交所於1998年10月宣佈落實推出創業板,1999年11月正式推出,更在2000年科網股熱潮下走上高峯,不過,隨着泡沫爆破,創業板淪為「二奶板」乏人問津,近年更成為炒家的啤殼樂園。
圍飛炒高股價
由於創業板上市機制較寬鬆,只要有兩年經營往績,及累積最少2,000萬元現金流,毋須盈利便可以全配售形式上市,令創業板成為一小撮人的搵食途徑,透過圍飛將股價炒上十倍,甚至數十倍。去年上市的壹照明(8222)、今年上市的惠陶集團(8238)、駿東控股(8277)及愛特麗皮革(8093),股價均曾經出現大波動,散戶如果高追,肯定損失不菲。
此外,現時一隻創業板股份殼價值3、4億元,上市後賣殼,成為炒家及公司另一條後續財路。
當年創業板由鷹君(041)主席羅嘉瑞一手設計及成立,故被譽為「創業板之父」。而創業板成立的原意,是為高新科技及創意企業提供融資平台,集資發展業務。適逢千禧年初的科網熱,多隻重量級科網如TOM.COM、新意網(8008)在成立之初相繼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