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導師進駐揀蟀前海夢工場 擬入股助港青創業

營商導師進駐揀蟀
前海夢工場 擬入股助港青創業

【本報訊】特區政府設立基金助青年創業,一河之隔的深圳前海去年底也設立「青年夢工場」,向創業青年提供租金寬免、基金等支援,第一期有28間港資「入伙」,擬加推第二、三期,並研究引入「營商導師」提供資金,若導師看中某公司潛力,願意投資,前海管理局會跟隨投入資金,助創業者集資兼為管理局投資賺錢。
記者:陳雪玲 許偉賢

前海管理局、深圳市青年聯合會及香港青年協會三方共同指導營運「夢工場」,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受訪時稱,計劃旨在向18至45歲青年及有潛質的初創企業,提供資金、培訓、輔導及交流機會,實踐創業計劃。
「青年夢工場」有逾80間企業進駐,其中28間為港資,由香港年輕創業者成立的「青年創業軍」,有幾位成員進駐前海。早前曾到前海考察的創辦人溫學文指,對香港年輕創業者而言,前海最大吸引力不是有否資金援助,而是可藉此作踏腳石打入內地市場,因為可接觸內地投資者及市場。

宜先了解內地法制

「嚟前海發展,最大優勢就係更易打入中國市場,至少你開到張發票先吖。」洪為民認為,中國的龐大市場,是「夢工場」較香港科學園、數碼港優勝之處,他稱考慮推出第二、三期「夢工場」,有意將園區分成三個營商階段,第一期是「苗圃、孵化期」的公司,由駐場會計師、律師為創業青年提供相對便宜的專業服務;到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需要融資、上市甚或打入國際市場等,則可轉到第二、三期,提供相應配套服務。
管理局更擬在中港兩地物色「營商導師」進駐,將來或會引入基金,「同mentor(導師)講,你睇住間公司。如果睇中、想入股,我哋(管理局)跟佢入,你畀五十萬,我哋又出五十萬,咁創業者就有一百萬」。洪指一旦公司上市,回報十分可觀。
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莫乃光認為年輕人有機會北上創業是好事,但提醒有意創業的青年,除考慮資金外也要想清楚內地法制、資訊自由等因素,了解當中風險,勿貿然決定,他籲港府多協助本地年輕人創業,以保香港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