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擬建4,500單位失敗

2000年擬建4,500單位失敗

【本報訊】位處落馬洲邊境的新田毗鄰米埔濕地,是大量珍貴候鳥及自然物種棲息地,長久以來發展受附近濕地及保育限制,只有小量土地能申請作停車場及貨倉。惟發展商早於上世紀90年代在上址插旗,伺機改劃土地用途。發展商曾計劃在該處建屋4,500單位,選址正正位於購物城選址旁。
新田毗鄰米埔濕地,土地主要劃作自然保育區、綜合發展及濕地改善區、綜合發展包括濕地修復區。表面上,大片土地仍為文氏祖堂持有,不過城規會一份2002年的文件卻顯示,購物城選址以及濕地改善區的主要業主文深涌會及文水塘會,當年的主要控制人為新鴻基旗下公司。

因樓市欠佳告吹

另外,屢為恒基收地的李兆基外甥馮振華、太平協和集團主席汪世忠及新世界相關公司,均在濕地改善區及自然保育區持有土地。四個地產商早於2000年聯手申請將持有土地的用途改為濕地改善區,並計劃發展37座中低層住宅,計劃興建4,500單位,惟最終因樓市欠佳、河套發展未明等因素,項目不了了之。
而新地亦曾於1999年申請在一幅592萬平方呎土地上興建大型貨櫃場,多次上訴後,最終被城規會以該處屬濕地保育及緩衝區為由拒絕;而鄰近屬服務區的地段亦一直只獲批臨時申請作貨倉等用途。新地未有回應現時是否仍為文深涌會及文水塘會的主要擁有人。
城規會規劃指引12B條規定后海灣濕地保育區及緩衝區,發展需要確保沒有「濕地面積或功能淨損失」。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環境保護主任(本地生物多樣性)陳頌鳴指出,購物城所在位置屬濕地緩衝區,現時雖已有貨倉,但購物城會令人流及車流大增,倡議者亦曾提及以化糞池處理污水,恐流入后海灣而造成污染。
■記者袁柏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