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靚籽:美妝解密】
初夏未到,防曬品已在海量宣傳,自問理科出身,對防曬仍有不少疑惑。究竟化厚妝能否防曬?哪一個月開始要加強防曬?來自台灣的皮膚科醫生邱品齊,一次過解開四大防曬謎團。釐清基礎知識後,少不免要實戰測試,今次我們準備了四款SPF50、PA++++的防曬產品,用變色珠同玻璃片,測試防曬能力及防水強度。
破解四大防曬謎團
邱品齊 台灣皮膚科醫師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皮膚部主任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成員
•中國附醫國際美容醫學中心主任
記=記者 邱=邱品齊
記:產品包裝有多個防曬系數,數字越大代表防曬能力越高?
邱:不同防曬系數的針對性、防護意義及範圍並不一樣,產品的防曬能力,需要綜合不同的防曬系數一起看。理論上防曬系數的標示,需包括強度、廣度及均勻度,但目前只有歐盟的防曬標準有同時包括這三項。防曬品的強度,可以從 SPF(防UVB的指標,數值越高代表越能防止曬紅)和PA(防UVA的指標,數值越高代表越能防止曬黑)看出來。而防曬品的廣度,代表防禦哪些波長的紫外線,亞洲產品較少標示。最後的均勻度,標示了防曬品防禦UVA及UVB的能力比例,比例差距越小,代表越平衡,效果也較好。防曬能力均勻的產品,會在UVA後面加上一個圓圈,以作識別。
記:沒有標示PA數值,是否代表防曬品不能防UVA?
邱:
簡單說PA是源於PPD數值(Persistent Pigment Darkening),屬於人體測試的UVA防曬系數,數值反映照射UVA二十四小時後,皮膚色素持續變黑的程度。PA用「+」把PPD的數字標成四級,包裝沒有印PA數值,不代表不具UVA防禦能力,還有其他數值可以參考,如PPD數值,可換算成PA數值。
記:
比起使用化學性防曬成份(吸收紫外線),物理性防曬成份(折射紫外線)對皮膚較好?
邱:
我目前的研究發現,物理性成份的防曬能力,頂多去到中至中上,廣度和強度並沒特別優越。一般在室內工作,流汗比較少,防曬不易流失,使用物理性防曬通常足夠。但如果進行戶外運動,只用物理性防曬,就會受到限制了。
記:加厚底妝可以防曬嗎?
邱:厚粉當然可以防曬,但不知道防禦能力的強度,因為沒有人會做測試。我建議先用防曬打底,然後才蓋上彩妝,確保有足夠的防曬度。另外粉底的用量,也大大影響防曬效果。有些SPF30的防曬粉底,如果只輕輕搽一層,只有SPF5的保護能力。
最強對決:實測四款最高系數防曬產品
測試方法:
接觸角測量
當液體接觸到固體表面,會形成一隻接觸角(contact angle,單位是度)。接觸角的大小,與表面的疏水性有關,當物質與水滴的接觸角越大,疏水性越高;物質與水滴的接觸角越小,親水性越高。如果我們在玻璃上塗上防曬霜,再在玻璃上滴一滴水,水滴越集中,不會向外擴散,代表防水性佳。
測試步驟
1. 在玻璃塗上防曬產品。
2. 用滴管加一滴水,觀測水滴的散開程度。
紫外線變色珠
紫外線變色珠是半透明的珠子,暴露在陽光底下,就會變成有顏色,顏色越深,代表紫外線強度越高。
測試步驟
1.
在紫外線變色珠上塗上防曬產品。
2.
放在室外十分鐘,觀察顏色變化。
測試環境
日期:26/03/2015
時間:下午一時
紫外線指數:4(強度屬於中等)
結果:5★最佳
CLARINS
抗污染透白防曬霜 30ml $370($12/ml)
測防曬能力:★★★★
測防水能力:★★
Joey:「眼藥水瓶般的設計,水狀質地,極易推勻全面,一上面已極速吸收,是少有的清爽感,不過氣味有點難聞。」
Phoebe:「小量已能塗全面,打底後妝容更有光澤,持久度高。」
LANCOME
全方位防禦抗曬清爽乳霜 40ml $410($10/ml)
測防曬能力:★★★★★
測防水能力:★★★★
Joey:「太大支,不太方便攜帶。不過有調色功能,打底一流。另外有淡淡玫瑰花香,上面感覺清爽。」
Phoebe:「質感透薄輕盈,調色作用不算明顯,適合於裸妝妝前打底。」
SOFINA
美白活膚全效防曬乳液 32ml $320($10/ml)
測防曬能力:★★
測防水能力:★
Joey:「眼藥水瓶設計,由於質地太稀,所以未用力擠壓瓶身已流出防曬乳。不過由於稀身,上面仍感透薄自然。」
Phoebe:「質感柔滑,有明顯調色作用,最適合妝前打底用。」
DIOR
雪晶靈高效防護UV隔離霜 30ml $490($16/ml)
測防曬能力:★★★
測防水能力:★★★
Joey:「乳霜質地容易推開,屬普通乳霜氣味,香料不重,上面效果不會太白變「白面鬼」,滋潤不黏。」
Phoebe:「清爽保濕,用小量已能均勻膚色,讓妝容更貼服。」
四月防曬唔算早
四月用防曬言之尚早?非也。天文台科學主任陳兆偉指出,當紫外線指數達到三至七水平,已經需要做一些防曬措施。「我們統計過,夏季月份或前後時間,每日的平均紫外線指數比較高,就算去到四月份,也有些日子紫外線指數是高,也要留意做好防曬措施。」天文台每隔十五分鐘,就會利用紫外線儀,公佈綜合的紫外線指數,以及UVA的強度。無論你是否愛美一族,陳兆偉認為進行戶外活動前,最好先利用天文台網頁或手機應用程式,查看紫外線指數,「UVA的過量暴曬,會導致皮膚變黑,也可以令皮膚老化及催生皺紋,而UVB的過量暴曬,會令皮膚曬傷及導致皮膚癌。根據天文台紀錄,通常下午一時紫外線最強,最需要加強防曬。」
記者:彭海燕
攝影:伍慶泉、黃子偉
編輯:黃仲兒
美術:楊蕙蘭
免責聲明:本文所有測試及資料僅供參考。本報已盡力確保資料的準確性,但並無任何種類的明示或暗示,保證該等資料均為準確無誤。蘋果日報有限公司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