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健籽:好動之城】
如果你問身邊朋友,請他們說出一個香港單車運動員的名字,黃金寶、李慧詩都是常聽到的答案。你會發現,香港的運動發展,可能不是每個項目都周全嚴謹,不過香港的單車運動員,的確為香港爭取到不少榮譽。今次訪問的,是單車隊眾多榮耀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踩山地單車的陳振興。
陳振興
.香港職業單車運動員(山地車)
.二○一四年仁川亞運會山地越野單車賽銀牌
.二○一二年倫敦奧運會山地單車賽第三十八名
.二○一一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發榮譽勳章(MH)
.二○一○年廣州亞運會山地越野單車賽金牌
香港的單車發展,的確比其他項目完善,資源亦多。造訪「香港單車聯會」網頁,按「香港單車代表隊」,再按「場地及公路運動員」,男女子三個組別相加,有三十多個。然後你再向下看,按「山地車運動員」,三個組別相加,只有六個人,而唯一的全職運動員,就只有陳振興。不是最近只有陳振興,而是一直都只有陳振興。
沿途欣賞自然風景
「為甚麼會喜歡單車?」問題問了出口,記者也覺得有點老土,不過始終是一切的起因,不能不問。陳振興在新界成長,小時候看到同學踩單車上學,「很舒服很瀟灑,自己懶惰不喜歡行路,便開始了單車生活。」再明確一點,「為甚麼是山地車?」記者問。他說一開始踩單車的時候,玩山地車已玩得非常盡興投入。如果追求瀟灑,在公路上風馳電掣不是更適合嗎?玩山地車,拖泥帶水,又黃又黑,好像不夠爽快。「城市很擠逼,很嘈吵,我不喜歡那種感覺。」陳振興皺了皺眉,續說:「玩山地車刺激以外,給我很多機會到不同地方,看到美麗的風景,我喜歡大自然那種舒服感覺。」其新界鄉郊的土地情,在小時候你追我逐的單車路上,已入心入神。
玩山地車,高高低低,山坡衝下來,急彎轉上去,有起有落。陳振興的單車生涯,同樣不簡單。十多歲開始玩車,玩得多玩得好,開始受到注目,跟教練訓練,又參加比賽,最後入了港隊。聽落好像一帆風順,原來又不然。學生哥生涯結束,面對現實,投入職場。早上工作,晚上練車,雖然遇到位體諒的老闆,每次請假比賽都順順利利;某一天,發覺始終不能兼顧,工作和單車,兩者之間,終於義無反顧,轉作全職運動員。
功成身未退
二十一歲入港隊,起步比人遲,鍛煉就要比其他人更刻苦。長期在異地練習,有時候一年只有一個月在香港。生活就是訓練,不是普通人能忍受,「沒有辦法,你要成績,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外邊比香港有更適合的場地。」沒有付出,哪有收穫,「如果長時間留在香港,沒有人可以保證能專心練習、休息。在香港太容易接觸其他人,會影響訓練。」旁人可能已早早放棄,但這個念頭在他腦內,沒有出現過。「運動生涯中沒有受過甚麼很大的挫折或衝擊。決定做運動員之前,為自己設了很多挑戰,幸運地一一都完成了,令我可以一直堅持至今。」
外人不知道,身邊人一定知道的。去年三月結婚,婚後兩星期就返回內地訓練,因為要準備九月的亞運。異地戀不是新鮮事,記者也有很多在外國讀書的朋友,以這樣的形式把愛情堅持到底,不過讀書有假放,一年也有四五個月在香港。但陳振興一年只有一個月時間見面,居然可以開花結果?拍拖時連電影也沒有看過,「惟有多打電話。」語氣輕鬆,絕對是毅力的另一種展現。以後與另一半的見面時間應該會越來越長,因為他已準備退下來。以後的路,會是運動員和教練雙線發展。他自知,作為唯一山地車手,退也要緩退漸退,不能勇退。「不可以完全退下來,否則山地車會有一段很長的真空期。沒有成績,撥款和訓練費都會暫停,對訓練有很大影響。我要保護大家,我要繼續比賽,帶領年輕運動員。」整個山地車運動都放在自己肩膀上,壓力可想而知。不過他的語氣中,沒有半點埋怨。「我一直都很快樂,可寓工作於娛樂。」
打電話和陳振興約訪問之前,先聯絡了他的太太,我問陳先生有沒有英文名或者外號,她說稱呼他作「山地興」就可以。可以把一項運動作為自己的外號,他的付出和成就,可想而知。香港山地車和陳振興之間,這個等號,抹也抹不走。
玩業餘求體諒
在香港玩山地車,政府有指定十條道路,十條好像很多,不過原來對很多玩車人士來說,根本就不足夠。全職的山地興可以到外國練習,業餘玩車人士多多少少也有不滿。周先生玩了山地車廿多年,甚麼路都踩過了,「玩車的人越來越多,賽道滿足不到急升的人數。」要玩又不夠場地,有時候沒有辦法,惟有到郊野公園行山徑玩車。他和車友每個星期出車兩次,閒日通常到一些比較少人的郊野公園練習。「如果假日在這裏就太阻礙人了,他們會打電話投訴,隨時有職員來抄我們牌。」合不合法,他們心裏清楚明白,不過沒有選擇,惟有挑選沒人的時候,盡量遷就,不影響別人。「當然希望政府可以興建更多車徑,等到人都心急了!」很無奈,「希望行山朋友們,可以體諒我們這些車友,別隨便投訴。」和記者說了幾句,他們都急不及待一支箭似的踩走了。明白的,每個星期可以玩的時候地點不多,在香港,想做運動,有時間也是件困難事。
山地車知多啲
山地車有分越野單車和下坡單車兩種。前者是有多段變速的路徑,有上山有下山,有斜有直,考你體力。而下坡單車就是爽快舒暢的從山坡高處向下直衝,是X game的一種,山地興玩的是前者,後者在場地不足的香港,要玩真的難之又難。
國際級難度
國際越野單車協會對越野單車徑有難度分級系統,而常見的是綠路徑、藍路徑和黑鑽路徑。大欖郊野公園內越野單車徑,連接田夫仔瞭望台及吉慶橋的新路段,就是黑鑽石路徑,難度最高。
香港越野單車徑
1.
西貢西郊野公園(灣仔擴建部份)
2.
西貢西郊野公園(海下村至灣仔半島)
3.
大欖郊野公園(大欖越野單車徑)
4.
石澳郊野公園(由大潭峽至土地灣段的港島徑)
5.
南大嶼郊野公園(自貝澳至狗嶺涌水渠路)
6.
南大嶼郊野公園(芝麻灣郊遊徑)
7.
南大嶼郊野公園(芝麻灣小徑)
8.
南大嶼郊野公園(自梅窩至貝澳沿岸小徑)
9.
西貢西郊野公園(北潭至白沙澳)
10.
清水灣郊野公園(五塊田至蝦山篤)
記者:李聰
攝影:黎劍華
編輯:黃仲兒
美術:楊蕙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