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油市低迷 削25%資本開支中海油不排除重組

應對油市低迷 削25%資本開支
中海油不排除重組

【本報訊】「三桶油」同受油價尋底困擾,但中海油(883)去年表現勝同業,純利增6.6%至約602億元(人民幣.下同),勝市場預期,派息維持32港仙。惟面對油價低迷的「寒冬」,中海油跟隨中石油(857)削資本開支約四分一,又研究「創新模式」併購。

記者:黃翹恩

中海油董事長王宜林昨日回應央企合併傳聞,稱「不排除」重組。但分析員指出若油業巨頭合併對行業市場化是「退一步」,不甚可行。中海油去年產量4.325億桶油當量,國內佔逾六成,以接近上限完成去年目標,按年增5.1%。實現油價每桶96美元,較2013年跌8.2%,但實現氣價則按年升11.4%,每千立方英尺賣6.44美元。桶油成本同比下降6%至每桶油當量42.3美元,總計油氣銷售收入則跌3.6%,錄2,182.1億元。

市場化步伐恐倒退

2月傳出四大油企合併方案,冀與埃克森美孚比肩,惟各方一直沒正面回應。昨日業績會上,王宜林稱「沒有收到任何的指令」,不過他「感覺」在企業深化改革過程中,「不排除企業間的重組」,而方案制訂是「慎重的,複雜的」,若牽涉到公司時自會披露。
除炒作概念外,其實市場一直對合併方案的原則及可行性存疑。招商證券石油天然氣行業高級分析師郁明德認為,現時油業一直朝市場化發展,若合併是「退一步,唔太可行」,由「三桶油」減至「兩桶油」,之前困擾行業的貪污、低效率問題將加劇。加上若只有巨頭壟斷市場而欠中小型油企填補斷層,「中小項目只會放棄唔做」。

強調不會犧牲產能

中海油雖然純利勝預期亦跑贏同行,面對油價低迷,難免採取守勢,將今年預計資本開支調低至700至800億元,相較2014年資本開支1,070億元,削近四分一。公司強調減少資本開支不會犧牲產能、勘探安全及已投資項目,惟高風險(如陌生地區)或回報較慢項目則會延緩發展。
被問及會否參考中石油,趁低油價在海外進行資產互換時,王宜林稱兩企是兄弟企業,不作點評,而中海油除考慮資產組合及有效性外,透露正研究「創新收購模式項目」,國內外皆有,「作為上市公司在市場上可用手段很多」,模式不限於現金收購。問到具體手法,王宜林笑稱「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