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籽】給孩子射擊 建立自信心

【親子籽】給孩子射擊 建立自信心

【親子籽:揀啱玩具】
玩具不只是帶給小朋友歡樂,還可助他們抒發情緒,建立安全感。在提供個人、婚姻及家庭輔導服務的「家庭動力」中擔任遊戲治療師的李慧芝認為,玩樂對小朋友十分重要。看似無聊的玩具,卻能助小朋友建立對父母及群體生活的安全感。透過親子玩樂,小朋友可慢慢建立自我形象,令他們相信,當自己遇上困難時,能得到別人幫助的生命觀。所謂玩具,點只「玩」咁簡單。
身為家長的你,是否曾經對住孩子衝口而出:「玩玩玩浪費時間!」、「快啲做功課仲掛住玩?」可是,「玩」本身已經是一種減壓方式,而玩具更是讓小朋友展示情感的一種媒介,讓他們能在放鬆的情況下,表達其願望和感受。家長只要給予適當的回應,便可建立小朋友的安全感,給予情感上的滋養。李慧芝今次推介的玩具槍及積木,都是家長們在玩具店中常見的,方便易買,價錢相宜,玩法亦多。

射擊 不等於暴力

李慧芝明白,家長也許會把玩具槍與暴力畫上等號,但只要不以此攻擊別人,並以擊中標靶為目標,便不存在暴力元素。在一般人眼中,玩具槍就是練射擊,但其實這也是父母建立子女信心的「教材」。例如,無論大人細路,拿起槍,都希望射中紅心。不過當射歪了時,我們一般會說:「射準啲啦。」這句原意是叫小朋友射中,但聽在小孩子耳裏卻會變成:「我做得不夠好」、「不夠專注、未夠技巧」、「令父母失望」等。相反,如父母嘗試說:「很接近了。」、「已經中板了,其實很好。」等說話,就像替小朋友打氣一樣,家長便可藉此建立稚子的自信心,「當小朋友命中後,對自己的射擊技術有信心,就會不自覺把距離越拉越後。」李慧芝補充道。

積木可讓小朋友學習物件與物件之間的關係。

遊戲治療師李慧芝認為玩耍牽涉很多思考及判斷,這是書本上學不到的。

積木 了解平衡概念

積木亦如是。積木是小朋友創造理想建築物的工具,有時會築起高樓,有時會砌成骨牌一樣,再推倒。透過嘗試堆砌不同造型,小朋友就會慢慢對平衡、支撐等概念有初步理解。與此同時,砌積木亦是他們建立自信的渠道,「當積木散了,不要說『再砌過。』、『砌高些。』等具指引性的說話,應讓他們自由發揮,便可為小孩建構自我肯定的重要基礎。」
父母陪伴小朋友一起玩耍,除了表達關愛,亦可助子女增強自信。當建立了正面的自我形象後,他們的心靈就會變得堅強。小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自然會相信有能力渡過難關,面對未來的挑戰及挫折,就不會輕言放棄。

記者:梁蔚澄
攝影:潘志恆
編輯:劉健華
美術:房 雍